所有的成功其实都离不开演讲,离不开准确有力的语言表达,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语言能力的缺失往往会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华附“超级演说家”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和提升同学们的演讲、演说等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同学们大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独特的演说风格,以更加自信、自立的姿态屹立于时代潮头。

经过前期的班级推选,最终15位同学入围决赛。7月3日下午,一场精彩纷呈的演说争霸赛就此拉开序幕。


决赛现场

初一年级组长朱亚芬老师宣布决赛开始

选手风采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初一年级遴选的15位选手参加,初中部的全体教师及15位学生代表担任评委,初一年级全体同学参与投票评审。

其中的最大看点便是本场比赛不设定统一的演说主题,给予了选手们最大程度的自由和发挥空间。小演说家们或选取身边的真实事例,发出自己的感慨;或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现实,生发出自己的思考;或从偶像谈起,汲取并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选手们声情并茂的演说感染着每一位师生,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将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



精彩一览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汪扬张帆

向上滑动阅览

大家好,我是来自703班的汪扬张帆,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是啊,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它的背后绝对不是九年义务教育那么简单,再者,如果我们用历史来举几个等式,大部分人的答案,大抵会是:时事政治=好困,条定宪法=好困,改革变迁=好困好困好困。当然,肯定也有不少同学觉得,我活在此时此地此刻,为什么要学那些泛黄了,老掉牙了,一碰就会碎裂成万千蝴蝶翅片的古书呢?现在我为大家分析一下历史其本质,以我的方式。
首先,不学历史就意味着没有诗歌。怎么,无论是现如今popular的散文抒情诗,还是古往今来的绝句阙词小曲,都必然是历史文化所凝结的瑰宝,是经过时间大浪淘沙的结晶。那些所谓风华绝代的诗词将带给我们的新奇感受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你能在白纸黑字里读到“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潇洒自如;“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沉郁顿挫;“何事秋风悲画扇”的一番情思;“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思缱绻,历史与此是可读的,更是可感。听听叶芝的“像撒在石头上的奶,必将漫流。”,读读王小波的“可惜我不是诗人,说不出再动人一点的话了。”都会让我觉得历史是浪漫立体的,是诗情画意的。
其次,我在想——我们学历史不就是为了显得自己不那么愚昧无知吗?那些读不懂或是压根儿没读过历史的人不免是要张冠李戴的:他们可能脱口而出“李清照是男儿”“曹雪芹是女子”“老舍是汉族人”“那么李商隐呢?……不晓,约莫是个冷门诗人吧”,当这些话说出口时,你所有的文学修养和历史水平也就可见的半斤八两了。同时呢,我们也可以凭借对史实的了解,自行判断那些民间传闻:唐伯虎不是唐朝的,也没有什么八个妻室;潘金莲和武大郎是恩爱夫妻,武大郎还是朝廷里边做官的呢;至于传说中的周瑜三十多岁被气死的事全是子虚乌有,“曲有误,周郎顾。”公瑾是50多岁病死的美男子。当然,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给苍白无力的记载多添上几分润色:秦桧不折不扣是奸臣,足以让人唾弃万年,可同时他也是曾经风光一时的书法大家。据史料记载,当时人们上街遇见都不问“吃了吗?”而是来一句“你们家有秦桧的书法作品吗?没有啊,那抱歉,我们审美情趣不统一,拜拜了您!” 其风靡程度完完全全不亚于当今少女迷妹疯抢idol周边海报;朱棣当年迁都从南京千里迢迢赶到北京,不只是为了政治影响(当时朱棣是藩王,他掌控北边一块的兵权,毕竟他后来是从他侄子手里夺来的皇位,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稳定人心)更是因为朱老板从小习惯在北方生活,也更偏爱北方菜,对南方吴音温软那一套是压根儿不吃——这么想来,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帝王家是不是也没有那么难触摸到了?韩愈,韩老师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李杜”并称的人,还极力挥墨写下一句“李杜文章好,名扬天下识!”照今天看来,韩老师应该是古往今来华夏第一个带头起哄磕cp的,算是李杜粉头了。这与李白,杜甫二人的属于风流诗人和迷弟的人设,只差韩愈的一句“我家cp是真的!”了。
看到了吧,历史也可以很有趣。黑格尔曾经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可能有一些同学会觉得很奇怪,这不摆明用粒子拆自己的观点自相矛盾吗?别急,实际上今天我所要讲的所有内容都在这一句话里了: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历史是会重演的,只有尽其所能抓住的黄金时刻的人,即为天才。从历史中洞察人心,也从时代里感叹无常。
我常常为古人而感到遗憾,他们没能看到如今这个琳琅满目的年岁,而我们也只能通过仅仅的两页薄纸来书写他们的一生。我们不妨来看看历史的英文单词:history ——拆开来就是his story。他的故事,他的故事和他的故事,他一生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你目之所及的一切,皆为三微秒前的过去,是三微秒前的历史。而那些泛黄的古书所描绘的,正是独属于他们那个时代最极尽辉煌,歌舞升平的饕餮盛宴。
也许我们在座的各位可能会觉得历史与我无关,是啊,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但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就算没有李世民,也会有宋世民,陈世民,就算没有朱元璋,也会有张元璋,王元璋。从古至今,帝王人家只是历史的书写者,他们不是历史的创造者。真正谱造历史的是勤恳工作的他们,灯下执笔的他们,探索未知的他们,守护疆土的他们,而这之中的大多数人注定默默无闻,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们才是历史真正的铸造者。
从古至今,从无例外。
最后,我祝大家翻阅千年的过去将来,心怀宇宙盛大,也点缀烟火人间。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感谢你的聆听。

《喜欢与热爱》张嘉怡

向上滑动阅览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想来和大家谈一谈“喜欢与热爱”。

大家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你有喜欢的一件事吗?你热爱它吗?

首先,“喜欢”是什么?大家都喜欢吃饭吧,对吧,周舰鹏?但是你会做饭吗?大多数人喜欢吃饭而不喜欢繁琐的做饭过程,那么这两件事就不能混为一谈,只喜欢品尝美食的人就应该尽量避免自己厌恶的做饭过程。在我的观念中,“喜欢”是享受某件事物结果所带给你的体验。举个例子,一个人看到我弹琵琶,认为自己也很喜欢,于是想去学习,哦呦好得意,然而看我弹琵琶那行云流水的感觉与自己练习的基本功差距太大了,发现自己练琴时很枯燥,而且一练琴就想睡觉。于是他就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浅尝辄止,朝三暮四,朝令夕改,见异思迁,二三其德。那个人是真的喜欢弹琵琶吗?还是说他只是喜欢弹奏出美妙乐曲所带来的享受。

我们总是在根据自己的想象,认为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最后的最后,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没有喜欢的事的时候,恰恰是因为面对感兴趣的事物不作行动。这样的行为,才是没有喜欢事物的根本所在。

聪明是一种很容易被识别的特征,但聪明的孩子很容易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我的生活很糟糕,学习没搞好,比赛没发挥好,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内心深处对于自我和事物的感知,我深深陷入了“自我怀疑”的困境:我总是感觉我是个全面发展的人,我有非常非常多的兴趣爱好,但是我哪一项都不算最优秀的。

后来,长大了,我发现我混淆了对“成功”的感觉和对事物本身的感受。就拿跳舞来说,如果我喜欢的是得第一名、站在领奖台上,那么练舞时想得更多的,是得名次的技巧,但如果我喜欢的是跳舞本身,那么跳舞时更注重的是感受肌肉的线条,是身体沉浸在音乐里的曼妙。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专注,任何事物都不能扰乱他们沉浸其中的心境。

那次的迷茫让我开始慢慢感受到,当人真正热爱一件事时,他们属于极致热爱的深沉者。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是对一件事极致的敏感和热情。让一个人摸索出攀登的道路,就好像全世界只有他和他正在做的事情,那种专注,让内心澎湃如大海。

这个世界上的高山太多了,攀登每一座高山都需要穷尽毕生的力气,但如果内心没有喜欢,根本无从谈热爱,没有热爱,动力又如何而来?喜欢,不实践,那是空谈;喜欢,坚持,那叫热爱!在这大千世界中,希望你们都能找到真正能让自己泪流满面的事物。

谢谢大家!

《冲呀,冲呀》 何清扬

向上滑动阅览

有这样一个人,他当过电影编导,报社编辑,大学教授;有这样一个人,他是著名学者,知名作家,还是著名摄影师;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童话与郑渊洁齐名,他写过26本幻想小说,19本图画书,还翻译过1200本书……人生,对他来说,就是两个词:冲呀!冲呀!

他,就是我非常崇拜的长腿伯伯——彭懿。看,他是不是帅呆了?

他并非生来就是人生赢家。小时候,爸爸想让他学画画。可是,他被一位画家拒绝了。于是,他写起了科普故事。大学毕业后,他当了三个月的昆虫防害技术员,又去拍了一部几乎无人问津的《杂交水稻》,还自费去日本留学4年读硕士,50岁的“高龄”,他又读了博士。

一路冲呀,冲呀!多少坎坷,他从来不怕,多少精彩,他从不留恋。他的人生总在不停地冲呀,冲呀,一路,总是累累硕果。

你相信吗?今年的他,六十二岁了!著作等身、粉丝千万的文坛大咖,这下总该停下了吧?总该歇一歇了吧?他不!他笑着说:“哈哈,我可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人,我离中年,都还很遥远呢!”

于是,还是那个词:冲呀!冲呀!

前几年,他忽然迷上了创作摄影图画书。背上大大的行囊,沉沉的摄影器材,天涯海角,千山万水,世界就是他的家。零下四十度,他穿着新西兰羊毛内衣内裤、加拿大始祖鸟保暖羽绒服、加拿大鹅羽绒服、美国极地防水靴,在冰天雪地里拍冰泡湖,足足两个多小时,冻得像一个雕像;在热带海域仙本娜,他赤着脚站在珊瑚礁上,忍着剧痛去拍海上巴夭人,拍得汗流浃背眼睛都睁不开;他骑马几天几夜,穿过丛林爬过大山一次次摔下马,去北风的源头寻找地球上最后的驯鹿人;他去高山之巅,去原始森林,去热带雨林……一路的风霜雨雪千辛万苦都挡不住他的脚步。我猜,他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举着拳头高声呐喊:“冲呀!冲呀!”

一路冲呀,冲呀!彭懿伯伯把一生过成了十倍甚至百倍的人生!他看到了别人无法看到的精彩,抵达了别人无法抵达的远方,他活成了我心中的珠穆朗玛峰!

听着彭懿的人生故事,你是不是像我一样悠然神往?你是不是想像他那样,活出多姿多彩的精彩人生?他对我这样说,他也对你这样说:冲呀!冲呀!坚韧,勤奋,冲呀!无边的风景,等在你的前头!

《离别与相聚》张睿涵

向上滑动阅览

林清玄的《咸也好,淡也好》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会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没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相遇的喜悦。这是我很久以前翻阅《意林》杂志看到的,就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所以,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离别与相聚》。

或许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离别中,可能是放学之前对王老师,朱老师,或是你旁边的某个同学说“拜拜,明天见”,又可能有人经历过对着一张灰色的相片,泪流满面的说再见。有的离别悄无声息,有的却是刻骨铭心的。

就在去年暑假,发生了一件让我记忆深刻的事,当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妈妈的几个同事在宁波象山的一个假日酒店度假时。一天早上吃早饭时,妈妈突然接到了小姨打来的电话,就在她按下绿键,接通电话的几秒钟后,我看到他的眼眶红了,我真的有点懵,这通电话有什么特别的,能让一个平时坚强到令我有些害怕的女人在这样一个公众场合落下了眼泪。 后来回到房间,我妈妈跟我说,我们可能要先走了,我的姑婆去世了。这一个消息对于玩的不亦乐乎的我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我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活生生的,每天晚上去公园跳广场舞的,给家人做一大桌子菜的六十几岁的老太太,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踪无影。也就是这一刻起,才让我体验第一次体验到离别,原来有种离别是这么的凄凉,根本没有给我们说再见的机会。

小时候,长辈经常教导我们如果要离开某一个地方或者某个人,一定要说声再见,这是礼貌,是尊重,但是现在我才明白,有些离别往往突然的连一句再见也不肯留下,有些离别,一旦开始就是永别。也就是这样离别教会了我们珍惜,他的意义不至于悲伤痛苦,不舍,他换来的是憧憬与希望。只有经历了离别才让相聚显得更加特别。

五一假期间,我趁着空闲与许久未见的小伙伴聚了一下子,暑假分别后,我们之间也断了联系,但是这一次离别好像也没多伤心,反而是约定下一次的相聚,因为彼此心里都明白,我们下次的会面会一样的精彩。而这次的会面,我也有了往常不同的兴奋,激动。甚至一晚上,都在回忆当时的话题,动作。相比分别时的念念,我回忆更多的是相见时,他们控制不住的,炙热的眼神。对相聚的期待也占据了我的心灵。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告别。离别是成长的苦行之路,我们应该放下伤感,珍惜每一次相聚,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以,该得意时须尽欢。


尾声

干宇老师发言

最后,社会学科的干宇老师做了《在你的时代里披荆斩棘》的演讲,结合自己的考研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规劝同学们惜取少年时光,鼓足勇气,再接再厉,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地久天长”。


揭榜时刻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认真统计投票的同学们

赛后,经过学生大众评审与教师评审的投票,角逐出了本场比赛的一、二、三等奖。赶快来看看吧!

恭喜以上获奖的同学们!

“超级演说家”是一个舞台,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硕果;更是一个窗口,希冀打开同学们的无限可能。期待每一位同学在语文的大世界中乘风破浪,百炼成钢!

文编 :王佳敏

摄影 :王佳敏

审核 :杨晓迪 朱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