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夯实日常教学基础,11月16日,张明臣运河特级工作室成员在杭州市福山外国语小学开展专题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邀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梅笑漫教授前来指导。
新课程标准强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在日常教学中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出真正为学生发展考虑的课堂,并注重备课备如何学以促进学生学习。在本次活动中,杭州市福山外国语小学的邱玲玉老师执教了三年级《我们来做气球”》。
邱老师创设了“装着空气的塑料袋如何升空”的疑问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该课主要分为两个活动,首先通过热气球升空活动落实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知识点。其次,以工程实践思维解决热气球不能竖直降落的问题。学生们在活动中充满学习热情,课堂上洋溢着欢声笑语,展现出了极高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下课后仍意犹未尽。
课堂结束后,评课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学员们对邱老师所呈现的课堂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工程实践型的课堂如何设置梯度教学、知识点落实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提升工程与技术型课堂的思维含量等问题。张明臣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老师指出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堂课,学生的增量在哪里,有多少,即要设计出有空间度的东西,日常课和公开课保持一致,给好的孩子一个思维增量。
梅教授则给予了宝贵的指导和意见。她指出三年级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归纳推理的能力有限,而空气微粒比较抽象,非常认可《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转向技术与工程的拓展延伸,弱化知识点,提升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教学过程,梅教授指出,课堂教学要逻辑清晰,只有逻辑清晰了,学生的学习逻辑才能清晰有效。本节课处理的很好,所以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优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设计,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并优化,素养不断的提升。同时,在概念落实以及课尾孔明灯如何更细腻的处理上,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和实际方法。深刻的认识,精准的指导,让大家赞叹连连,收益满满。
在本次活动的学习中,学员们获得了丰富的收获。在张明臣老师和梅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学员们深刻认识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并明确了设计梯度教学、不断夯实日常课堂教学的使命。
摄影:周梦蕾
撰稿:邱玲玉
审核:李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