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日-4日,拱墅区池长征运河名师工作室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活动,华师附何琦雯、刘靓皓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两节研讨课,全体工作室成员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开展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落实2022年信息科技新课标“,研修模式采用课前研课、课上观察、线上线下混合研讨、课后优课的“四课”模式,全体成员通过领会新课标精神,把握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素养,把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培养纳入教学环节,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工作室成员通过线上线下开展研修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何琦雯老师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复制与变换>》

学生练习

何琦雯老师通过运用重复技巧拍摄的艺术照片导入课堂,学生体会到了重复的美,从而导入本课的主题:运用重复的技巧,在画图软件中通过课堂重点复制与变换,绘制出具有重复的美的艺术作品。在教学过程中,何琦雯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开放的任务,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任何元素作为创作的灵感,充分调用了学生的兴趣与创作欲。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刘靓皓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走进人工智能》

刘靓皓老师以身边的人工智能,如:人脸识别支付、新势力汽车的智能避障、以及语音助手等真实情境作为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产生积极共情。本堂课以认识人工智能、感受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三个环节,配备四个任务贯以大单元课程设计,理解人工智能源于人的智能,呼唤心中有“爱”,培养有力、有趣的人工智能,培育有智、有爱的华附好少年。

线下现场观课

线下议课·各抒己见

在观课后,基于学校四课研习模式,池长征工作室成员连同华附信息科技组成员共同开展了议课,每个人都根据观察点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为何琦雯老师和刘靓皓老师的课堂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线上的研讨也同样激烈,所有成员都发表了建议和感受。如大关中学刘丹老师:何琦雯老师的《复制与变换》一课讲解具体且细腻,科学原理与实践应用并重,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得到了扎实落实,开放的任务也让学生的数字化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提出两点小小的建议:其一是教学主题可以更加统一、塑造真实的情境,不仅是艺术的欣赏与视觉的冲击,更是真正有意义的、因为实际使用或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去复制和变换;其二是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预判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众多问题并加以总结,是否可以考虑将更多的内容放手给学生呢,让学生头脑风暴说出自己的问题,让小组集思广益解决本组的困惑,帮助学生在困难中迎难而上,在成长中闪闪发光。刘靓皓老师的《走近人工智能》一课将新课标中要求的核心素养扎实落地,在感受生活中的人工智能过程中激发了信息意识,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过程中提升了计算思维,在学习资源和平台使用过程中培育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感悟中孕育了信息社会责任。

又如德胜小学贵轶轩老师:何琦雯老师《复制与变换》一课通过欣赏“重复的艺术”作为导入,让学生体会重复的美,给学生以视觉上的震撼。继而分享了几幅其他班同学的艺术作品,将这些艺术作品用到生活中是什么样的呢?把学生的艺术品用在了生活中的鼠标垫、水杯、包包上!这一环节设计的非常巧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设计的艺术作品竟然这么美、这么有价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和分享欲。刘靓皓老师的《走进人工智能》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这节课通过认识人工智能的概念、了解人工智能的历史,如何让孩子在本堂课感受到人工智能的神奇和妙用至关重要。以生活中常见的天猫精灵导入,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大部分同学在家里已经接触过智能产品,可以引发她们的共鸣和兴趣。

还有文渊小学任周昊老师:何琦雯老师《复制与变换》一课以“具有复制元素的艺术图片”作为引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通过讲解,操作演示,微课视频展示等方式对“复制”、“变换”两种操作进行的具体的教授,学生参与度高,有不少学生在短短的35分钟内就完成了效果可观的作品,实属不易。刘靓皓老师《走近人工智能》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他提供了非常多的多媒体素材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提到了"文字识别",“人脸识别”等等,有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

课堂教学是信息科技课程的主阵地,落实好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需要全体信息科技教师认真、反复、积极的参与研讨,工作室的成员将持续关注并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确保信息科技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撰稿:何琦雯 刘靓皓

摄影:何琦雯 翁榕谦(学生)张子乐(学生)

审核:池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