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应该关注并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的生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但又不失死板,是预成与生成相结合并具有灵活性的活动。课程故事的梳理能帮老师复盘主题行径过程,帮助教师清晰地看到故事中儿童的发展,也可以让老师们思考:如何推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2022年1月6日,因疫情原因,在王连“双名”工作室的引领下开展了线上“课程实践故事”分享活动。

故事之“因”

在上一场的名师、名园长活动中,王连园长组织并开展了线上学习《幼儿园课程资源与课程开发》讲座活动。在理论与实际案例学习后,王连园长通过适合教育资源的选择、整合和有效应用,以及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并具有挑战性的资源问题引发教师的反思、自省。是不是所有的资源都适合幼儿园?是不是所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课程?哪些是可以促进幼儿成长,帮助幼儿回归生活的教育内容等。依托一系列的研究导向,杭州市康运幼儿园的汤梦瑶老师和杭州市花园幼儿园的陈莉莉老师根据自己园区的特色文化,介绍了个性化的班本化课程故事。

故事之“享”

杭州市康运幼儿园汤梦瑶老师巧妙利用了幼儿园周边环境的资源,结合幼儿的兴趣生成了《火车来了》系列主题活动。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引发幼儿深度学习,在此阶段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富有挑战性的《火车来了》课题,全身心地积极投入。通过同伴间的合作与探究,家长间的亲子互动与探索,运用高阶思维,迁移幼儿对火车的已有经验,最终解决幼儿对火车的疑问和感兴趣的点,在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发展,进行班本化的课程实施,体现了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同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去强化幼儿对每一阶段内容的理解,包括调查表、周边的环境资源,以及家长资源,媒体资源的适宜运用。

杭州市花园幼儿园陈莉莉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花园幼儿园在园本课程成长中的行径过程。结合幼儿园“培养爱生活、慧探究、乐展现的幼儿”理念,将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发现和提问,自然而然的转化成为具有班本特色的课程项目《小蚂蚁》。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环境与经验和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给予幼儿支持性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多适宜积极体验、自主探究、协商合作、思考和创造的空间,进而引发幼儿深度学习,促进幼儿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全面发展。通过陈老师的分享,看到了该教师善于观察儿童、尊重儿童和解读儿童的能力。在活动中很善于捕捉幼儿每一个有效发展点,并在尊重幼儿兴趣的前提下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自主探究的环境及资源,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

故事之“谈”

线上活动丝毫没有减少工作室老师们的学习热情,一个个认真聆听、认真记录、认真思考、认真交流。共探在课程故事中引导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

故事之“评”

活动最后王连园长用“惊喜”两个字,给予了分享老师非常肯定的表扬。并从以下4点进行了点评。

1.巧妙的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资源,有思考、有选择、不盲目。

2.跟随幼儿兴趣,尊重幼儿发展,多元化有梯度的跟进策略促进儿童的发展。

3.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站在儿童的立场,支持和鼓励幼儿去探究。

4.做爱思考的老师,能根据幼儿的发现及时的调整主题行进的脉络,完善主题。

故事之“思”

老师们也针对这次的活动有了自己的思考:在这两个课程故事分享中我们都看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在课程实施中推动幼儿深度学习,教师为引导者的学习过程,其角色定位的准确把握是幼儿深度学习发展的基础。教师还提供了有助于推动幼儿深度学习的环境,为幼儿迁移运用已有经验和深入理解新经验提供机会,提高幼儿问题解决能力。

未来可期

课程故事对个体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学习成长的记录需要被看见;对群体的孩子来:意义和价值更多体现在相互学习,共同经历与同伴间的情感链接;对教师来说:是与孩子共同经历学习的记录,可以促进反思与实践,也可以增进师幼、家长关系;对家长来说:理念价值观在班里的具体呈现;对幼儿园来说: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是融入日常,能够将一日生活融入课程中去,生成与呼应。

让孩子站在课程中央,做课程的主人。

王连“双名”工作室宣传组

撰稿:邵文婧

摄影:工作室各成员

审核:王连、叶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