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源小学,每天的早晨、大课间以及下午放学后的操场上,总能看见学生们生龙活虎的身影。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按照教育部“五项管理”相关文件精神,桃源小学明确责任分工,开展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监测工作,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统筹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开齐开足体育类课程

保证按照国家课程体系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2.保证大课间的活动时间

学校严格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除了做广播操外,我们还组织各班有序开展自主特色活动,确保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另外,每节课间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活动,大力推广集体体育锻炼活动,让每位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

3.利用多彩俱乐部开展体育运动

为进一步推进体质健康教育活动,我校利用多彩俱乐部活动时间,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体育类活动,拓展学生特长,让不同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课后服务开设体育游戏项目

发挥课后服务优势,开设体育类课程,指导学生科学运动。桃源小学开发的陆地冰壶运动是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该课程由外聘专业教练团队执教,从团队组建开始,团队成员将历经基础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团队模拟的反思到竞争成功的这一体验学习过程,讲求队友间的合作性与策略性;锻炼参与者大脑的应变能力与身体的柔韧性和对力量的控制能力。

5.规范眼保健操,重视学生视力

每班教室都有眼保健操图解,而且上午、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同时,建立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落实每学期两次全覆盖视力筛查。定期组织进行眼保健操比赛,以此来督促学生保护好自己的视力。

6.基于心理健康保障的全纳教育中心干预

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全纳教育中心,以“完全接纳,全心包容”为理念,致力于打造“以生为本、家校共育”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开展各类心理辅导课程,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健康成长既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与发展。学校各项措施的落实,在锻炼孩子体质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为孩子强健体魄注入活力,这也是“以体育人”的根本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