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初冬暖阳,一年一度拱墅区第数学组团体素质大赛终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围绕“问题链”展开,问题驱动学生深入思考,引领学生探究知识,是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和主要途径,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为此数学组围绕“问题链”已进行了两轮的教研活动,深入探讨了“问题链”的设计,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说,数学组为本次大赛做了充分的准备。

中午12:00大赛正式开始,大赛的题目由各校自己拟定,数学组选定了2018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卷中的最后一道:

本题涉及到知识点有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小数比多少”、“加减法各部分关系”,本题主要检测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分析整理”和“验证反思”的能力。选定题后,数学组长对大赛时间进行了合理的分割,一共分从了讨论阶段、制作阶段、模拟阶段和实施阶段四个部分,并且对老师们进行了详细的分工。

讨论阶段:前测组的老师,迅速设计了前测试卷,对孩子的进行了前测,并分析了前测的结果。为教案组和课件组的过程设计提供学真实学情。

其他老师,对题目迅速展开讨论。如果把“问题”比作若干节点,那么“问题链”就是由若干个“问题”节点连接构成的网络,而优质的“问题链”则是一组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有中心,有一定层次结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问题网。为此,老师们对本题从“问题链”的角度展开激烈的讨论。

约半个小时后,老师们基本确定了本题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以及大致的教学过程后,随后进入了制作阶段,老师们分组了课件组和教案组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上课课件的制作。

大约下午2:00,数学组完成了教案设计和课件制作,正式进入到模拟上课阶段,老师们两或者三人一组,进行模拟上课。

下午2:30,区公布了上课的老师是3-10年教龄的老师,班级自定。在数学组老师们的推荐下,最后由秦蕊老师带领五(3)的同学们参加这次大赛。

秦蕊老师,从稍复杂的问题入手,带领学生经历了信息整理、解决问题、验证发思三个阶段,启发学生遇到信息量特别多的题目可以先进行整理,再解决问题,并且要对结果做一个验证,同时所有上课组的老师一起听课。

在上课的同时,资料组的老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编写“设计文稿”。由李园园老师为组长,她们分工合作,从“问题的定位与方向”和“问题的教学与设计”两大方面进行撰写文稿,详细写了题目的价值、学情情况、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

在每位老师的通力合作下,终于在5:00之前完成了所有的上交资料。虽然整个过程,紧张、忙碌,但老师从中受益匪浅。

问题驱动学生深入思考,引领学生探究过程,是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教学过程设计中,数学组设置的优质问题链紧扣教学目标,有中心、有内涵、有层次,给学生提供了经验积累的支架,也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样的素养大赛充分发挥了“一题”的功效,凝聚了团队的智慧,引发了教师的思考、引导了学生跳出题海,提高了教学效益,真正让“双减”落地掷地有声!

撰稿:顾国庆

审核: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