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由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主办,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承办的拱墅区2023年“运河之声”课程教学节“素养导向的综合学习”论坛暨闭幕式在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举行。本次论坛以“素养导向的综合学习”为主题,探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方式变革,推进综合学习,优化学科课程实施路径。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与嘉宾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副所长、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夏雪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何珊云,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沈旭东,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吴林富,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王盛之。出席活动的还有拱墅区教育研究院相关领导及研究员、拱墅区中小学校长、老师及省内外结对学校等。线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嘉宾,以及拱墅区联盟学校、结对学校、区内各中小学的老师们共同参与直播研讨。活动由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学校发展研究中心课程部主任徐瑰瑰老师主持。


主旨报告 智慧引领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副所长、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夏雪梅教授带来《学科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专题报告。首先,夏雪梅教授解读了什么是科学项目化学习。从活动项目、学科项目和跨学科项目所对应的素养目标,对项目化学习进行了分类。其次,对学科项目化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等相关概念关系进行了辨析。夏教授认为,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侧重于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而跨学科主题学习则侧重于教学内容的整合。最后,夏教授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为例,为老师们提供了学科项目化学习选题的思考路径。


典型案例 经验分享

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团的李观丹老师分享学校科学组的项目化学习过程。李老师介绍,教研组尝试用“先见林后见树”的理念进行单元项目重构。在单元一开始就给学生呈现单元项目,明确需要工程设计与物化的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是教材自然单元中需要涉及的,更有一些需要进行改造和创造,再安排相应的课程,辅助学生的学习。

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的徐莉娜老师以《伴随·进阶:指向素养的小学数学学科实践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重点介绍了学习活动中学习支架的设计思考。首先是搭建情景任务支架,其次是学习策略之下构建专家思维推动问题解决,最后是学习评价之下规范过程表现、提升成果展示,通过这三方面的设计,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机会去自主尝试探究。

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的金海华老师以项目化学习“定制我的曲棍球”为例,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迭代展望三个方面,带来《社会视野下的小学科学跨主题学习设计》的分享汇报。通过项目化学习,让每一个孩子在真实的项目历程中完成设计的固化,能用产品玩一场球赛,同时拓展孩子的社会视野,感悟体育精神。

杭州市春蕾中学的李凯娇老师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究》为主题,介绍了融合语文和美术学科在诗歌教学方面开展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借助教材上的插图提出思考,通过活动评价量表为学生的配画提供支架,在师生对话交流中优化绘画作品,有效提升学生梳理、整合、迁移和运用所学的能力。


专家点评 反思提升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何珊云教授做学术引领,为一线老师的项目化学习开展指明方向,理清实施路径。首先,何教授肯定了几位老师分享的实践案例,不仅结合了课程标准,还都契合了学科特色和儿童生活及兴趣,并且落实到真实的课堂教学中。随后,何教授强调了基于项目化开展学科实践的几个要点,即要有效地处理大单元和自然单元、大单元教学和项目之间的关系。何教授指出,开展项目化,推动学科实践,重点要处理好与教材和课标之间的关系,努力把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闭幕总结 展望未来

拱墅区第三轮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聚焦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业述评、学科项目化、数字化教学和学校课程六大方面,前期经过学校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确定了区第三轮课改项目的试点学校,并于本次课程教学节活动中分别进行了授牌。

伴随着课程教学节活动花絮的回顾,最后由拱墅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区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沈旭东对活动进行总结。他指出,教育研究者要且思且行,秉持“让每一个孩子活得精彩”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素养导向、坚守学生立场、倡导真实学习。沈院长强调,一线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把握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样态,以学科思维为导向,以学科实践为抓手,有效推动育人方式转型。拱墅教育也将继续聚焦课改前沿,努力攻坚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为运河边的孩子筑一个幸福的童年。


持续一月之久的“运河之声”课程教学节虽已落幕,但推进区域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仍在继续,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仍在深入。每一名拱墅教育人都将会继续探索素养导向下的学习改革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拱墅力量。


供稿: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 汪巧玉

修改、审核: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课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