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地图:基于学生立场的小学高段地方课程学历案的设计与实施》是2021年杭州市立项小课题,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让课题研究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11月29日下午,课题负责人陈鸿琴进行了课题的中期汇报。本次活动专门邀请了临安市科研室陈明霞主任做全程指导,由于疫情的影响,陈主任的指导改成了线上指导。

上周,陈主任对小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她建议课题中的关键词“学习地图”应该在课题实施时得到体现,既然用到“地图”一词,建议教学目标可以和地图上的方向联系起来,学习支架和地图上的图例、注记联系起来,实时评价可以结合比例尺来运用。陈主任一再重申,学习载体一定要看得见、摸得着。方案上留下了陈主任密密匝匝的修改建议。

在陈主任的指导下,课题负责人陈鸿琴老师完成了《便捷的市内公共交通》一课的学习地图设计,并于11月29日下午在班里进行课堂实践。学生对“学习地图”这一全新的学习载体非常感兴趣,课堂上学习氛围浓厚,在“学习地图” 的指引下,完成了时间轴的梳理、出行方案的设计等,并且每个环节都能进行实时评价。

课后,陈老师把上课视频录好,请陈主任指导。陈主任看了之后做了精彩点评,也提出了三条切合实际的建议:1.“学习地图”的设计还要做进一步的修改,操作性应该更强;2.“学习地图”作为课上的学习载体,那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拓展是否应该做统筹的安排;3.一定要体现学科特质,地方课程就应该把握情感的基调,这是贯穿整节课教学的主线。这些精辟的见解令人醍醐灌顶!

通过本次中期汇报,课题组负责老师明确了课题研究后期的目标与方向,进一步提升了科研素养,也为课题最后的结题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