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为进一步提升拱墅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推进统编教材的有效使用,加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实施力度,展现学校语文教研组风采,2020年6月16日星期二下午,全体小学语文4—6年级教师参加了区小语教研室组织的第三次线上教研暨20学时培训活动。

活动第一项:全区4—6年级语文教师观摩了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和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三所学校在区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基本素养大赛中的参赛录像。老师们跟随视频回顾了精彩的课堂,并在线上纷纷交流观课感言。随后,拱墅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红霞老师宣读了区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基本素养大赛团体一等奖名单和个人素养奖名单。王老师向获奖团体和教师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全区各校教师精心的准备,热情的参与表示给予高度评价。

活动第二项: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郑涌霞老师、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夏琪老师和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朱湘湘老师作为三所优胜学校代表进行经验交流。

郑涌霞老师从项目实施过程、文本解读、教学反思等板块展开交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文澜实验学校团队有三大突出亮点:第一、未雨绸缪,实战演习,万事俱备;第二、独立思考,交流碰撞,达成共识;第三、各司其职,报团取暖,赢得比赛。站在强大的团队肩膀上,郑老师表现得淡定从容。在对文本的解读中,他们团队的老师从课后题入手,抓住了文中两条变化的线索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学生在大板块教学设计的引领下学得投入、高效。

夏琪老师从比赛“台前幕后”的准备、片断的文本解读和目标定位、学习过程的设计及意图、反思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了新华实验小学的思考和行动。基于对《巨人的花园》文本解读和学情的把握,确定了本次教学的三个目标:1.通过读课文,找关键词句,能说出花园发生了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2.通过品读巨人的言行,体会巨人的形象特点,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情境演绎,从超常的人物与离奇的情节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了解童话表达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按照“读语段——画变化——找言行——析形象”的学习步骤探究花园第一次神奇的变化,给予学生学习语文方法的指导和渗透,为第三板块的合作探究进行铺垫。

朱湘湘老师紧扣学校的“让·学课堂”特色,从文本解读、策略研究、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四个板块展开自己的分享。在课堂教学中,由原先的“我要让学生学会这些方法”到“如何让学生通过读产生自己的理解,亲身体验语言的风趣幽默”,教师尽量把学习空间让于学生,把学习时间让于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做到“让学于生”。体会文章风趣幽默的语言是本课教学目标,如何分析和把握风趣语言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大拇指的段落,通过抓关键词、联想等方法感悟,接着学生运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手指进行合作探究。这样由扶到放的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活动第三项:拱墅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红霞老师带来题为《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解读建议》的专题讲座。王老师结合三堂课的内容指出教师在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中,要关注语文要素、关注文体特点和关注学生学情。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建议教师在体会人物形象时要注意“莫给人物贴标签”;在品味语言时,注意“莫见树木不见林”。王老师的分享观点深刻、内容丰富,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又有广征博引的课例分析,更有实践层面的对策思考,对统编教材文本解读和教学活动设计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本次线上教研活动让老师们获益匪浅。杭州市北秀小学王锡娟老师说:“刚刚观看了文澜实验学校郑老师执教的《巨人的花园》,团队精心设计,教师语气亲和,将“巨人”的形象转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认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让学生从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睦小学查日军老师则留言:“三组优秀的课例背后,是三支优秀的教研团队。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养的语文教研团队,应该学习与反思共行,反思与学习同步。”德胜小学的老师感慨道:“今天有幸观摩了三节课例,郑老师和夏老师的《巨人的花园》、朱老师的《手指》,大家各有千秋,胜似一场又一场的盛宴,给予我们思想的碰撞和启迪。”……纵观老师们的后台评价,均表达了这样的教研体会。

区小学语文教师基本素养团体大赛不仅推动了各校教研组的建设,更是助力全区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比赛已经结束,但课堂落实需在朝夕。相信每一位老师能用实际行动,潜心钻研新教材;用满腔热情,呵护儿童成长;用敬业与智慧,在拱墅小语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发荣滋长!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让我们怀揣诗意,走在语文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定会发现——目见、耳闻,皆是风景!



撰稿: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 陆智强

摄影: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 陆智强

审核: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王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