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年四月份的诱发线绘画疗法培训推迟到了六月下旬实现了云端相聚、迎来了线上培训。

为期三天培训,拱墅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特邀长野大学社会福祉学院寺沢英理子教授、硕博导师,寺沢老师曾于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精神科专科从事心理临床工作30年以上,在学校心理咨询和产业心理咨询等领域也具有丰富经验。在心理临床实践尤其擅长绘画艺术治疗。本次“诱发线绘画法的基础与实践培训”在钉钉平台举行,由马姗姗担任翻译。

第一天上午课程中,寺沢老师介绍了一个运用绘画疗法的典型案例,介绍了如何对待来访者的内心和咨询师的伦理观。比如怎样用真诚、包容的态度,接纳来访者及案例本身所呈现的内容,像目睹者一样作为一个证人的态度适时归纳来访者表达的要点,怎样带着期盼表达对来访者的祝愿,并适时向来访者请教,另外,自我暴露放下专家的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分享案例的过程中,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风景构成法、并列型诱发线和沃特戈诱发线法。老师强调在观看来访者绘画作品时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去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去聆听来访者作画时的感受和他本身想要表达的内容。希望能够用一种共视的视角,和来访者共同去看作品。

下午的学习中,寺沢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绘画疗法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发展至今艺术疗法的观点,涵盖表达病理学和艺术疗法两大趋势。

第二天上午的课程中,老师邀请学员分享昨天下午布置的风景构成法的绘画作品、交流自己在绘画体验中的感受、困惑,学员对于绘画体验中心理动向变化的体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了解。寺沢老师介绍了诱发线绘画法的发展历史。

下午的学习中,老师因学员的疑惑区分了绘画疗法作为心理测试和心理疗法的不同,治疗师相比测试者,能和来访者拥有一起体验绘画疗法的过程,陪伴着来访者一起探索内心世界,以及理解并包容来访者的所有表达和创作。绘画疗法基于绘画本身具有的疗愈效果,心理疗法具有的治愈功能,是一种具有双重效果的治疗技法。当然,面对不同的来访者时,重要的不是用什么技法,而是能够对关系性、技能以及咨询结构的运用自如。

随后,老师为好学的学员们讲解绘画疗法的基础知识,例如何时可以引入或需要引入绘画疗法、如何选择绘画疗法的技法、绘画疗法有哪些道具、治疗师在绘画疗法中有什么作用等。再次强调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对来访者内心疗愈的功能和效果,比如开始绘画治疗前,我们必须用心做好所有道具、材料和时间的准备,在咨询中和来访者一起体验、一起感受他的作品,陪伴来访者给予支持和力量,在结束后也要思考如何好好保存来访者的作品。

第三天上午,学员分享前一天作业的体会,即通过找家人练习扩大诱发线法,感受作为治疗师和来访者两个不同身份所带来的感受,体会治疗师应有的抱持态度,以及如何抓住作品中的关键点提问并深入到来访者内心 。接着,寺沢老师介绍了沃特戈诱发线的由来及其特点、并列诱发线法特点及实操以及沃特戈诱发线法的实操,介绍了“再构成法”的实操机案例解析。

由于是线上授课,没有办法面对面交流相互交替感受来访者和咨询师不同的绘画体验,寺沢英理子老师在屏幕的另一端一步步引导着屏幕这一端的我们,进行诱发线绘画体验。虽然有所局限,但学员们的热情很高,有好几位学员主动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老师进行交流感受;也有不少老师积极好学,提出心中存留的疑问,寺沢英理子老师耐心认真的讲解,相互探讨的气氛让冰冷的网络平台似乎也有了暖意,并令人越来越期待将来在线下的培训学习。

下午,寺沢老师专门给学员留下了充分的答疑时间,让学员充分表达从实操上的细节疑惑以及听课时的感受,并一一做了贴切、抱持的解答。如:

——诱发线法不是测试,而是治疗,无需特别纠结于作品某一部分的象征意义,绘画本身以及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结构和关系就会起到疗愈的效果。

——诱发线是“勾引”来访者内心深处的道具,来访者对作品不同的解释,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尽量不在来访者面前做笔记。虽然有时候可能会遗忘一些细节,但是能够让治疗师所记住的内容,肯定是有一些特别意义的地方。

——治疗师所保持的自然、接纳的状态会影响来访者。

——用语言形式的表述进行咨询或治疗,几十次之后可能没有那个来访者能记住自己曾经说了些什么,但是通过诱发线绘画疗法,在结案时,来访者会发现每一幅作品中,自己不同的情绪展现,以及自己的成长历程。

时光飞逝,学员们感谢寺沢老师精彩的课程内容,马珊珊老师细心接地气的翻译,以及魏老师给大家搭建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期待来年线下能够和寺沢老师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