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为提升校本负责人的管理与研究水平,加强学校间校本研修理念、研修模式的交流学习,进一步推广校本研修优秀成果和典型经验,5月24日,拱墅区小学校本研修市级精品项目展示活动暨“研训教一体化”培训者培训在杭州市求知小学举行。
活动分为主题报告、课例展示、共同体微论坛、集体备课展示、教研组成长历程分享,专家点评。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杭州市市教研室教研员李燕老师,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林富,区教育研究院党委办主任、中小学体育教研员赵一峰,区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培训部主任吴小美、研究员董春来老师。区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全体小学校本负责人、九年一贯学校校本负责人、小学“研训教一体化”培训班学员共同参与。
专题阐述 经验推广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求知小学副校长张莉渺主持。活动伊始,杭州市求知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陈群云女士为本次活动致辞。陈校长从质性+量化视角下的靶向式精准研修、个体+群体视角下的灵活型适配课程、普惠+个性视角下的立体式研修脉络三个方面向在座教师重点介绍了求知小学多年来建构“N+1教师专业画像”特色校本研修模式的创新性实践经验。
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董春来老师肯定了求知小学基于智慧平台开展教师精准研修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教师专业发展模型为内核、以教师发展数据应用为驱动、以目标激励为引领,通过专业画像、数据赋能来推动精准研修落地的研修思路,同时期望各校之间加强交流,实现经验互享,共同成长。
展示一:跨学科共融,课例展成果
杭州市求知小学张慧老师执教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示片段《一字一世界·汉字拓片文创作品展》。课上,学生以传播汉字文化的小使者的身份,向大家介绍汉字拓片文创作品中的汉字之美,最后,每个孩子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拓片作品送给了现场的老师们,老师们在激动赞叹之余也感受到古汉字中蕴含的文化魅力。
求知小学语文部部长蔡红燕老师基于课例,分享了学校跨学科共研圈的思考和实践过程。老师们立足教材难点,依托学校特色,开展沉浸式学习,最终确定跨学科项目的研究过程。蔡老师还分享了我校“丝情话意”创意写作课、“走近鲁迅”“我是小小定制师”等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案例。不同形式、不同内涵的学习经历,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培养综合素养。
展示二:课程共研讨,分享促交流
在科研室助理、校本负责人蔡茜茜老师的主持下,四位参与精品课程研发的骨干教师分别讲述了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心路历程。黄超老师就省级精品课程《丝绸扎染》在开发初期时遇到困难以及后期迭代过程向大家作了生动介绍。何英东老师紧跟着阐释了《廉韵染缬》这一衍生课程的研发初心。陶灵芝老师和潘艳妮老师分别向大家述说了《走进石桥》和《古瓷新语》这两门市精品课程研发过程中的实践思考和感人故事。
在论坛互动环节,杭州市京都小学季莹莹老师和杭州市青蓝青华实验小学张楼洁两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老师们的互动分享,让大家感受到一线教师对课程开发的热忱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展示三:常态化备课,集体同成长
体育组骨干教师上台展示了教研组如何开展常态化的集体备课活动。严亮亮老师围绕《足球运球+过人活动方法及综合运用》的大单元设计展开主题分享,并邀请了组内教师配合展示本单元的磨课过程和技术要求。精心的活动设计,直观的视觉感受,让与会老师眼前一亮,清楚领会体育教研组在集体备课时扎实的作风和严谨的态度。
展示四:教研组同行,特色展风采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织。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的三位骨干教师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成长历程:曾莞尔老师基于数字化教研平台,介绍了精准画像指导下从新教师成长为骨干青年教师的奋斗经历;蒋滨老师动情述说了与学生共成长的蜕变式成长;教研组长王莉老师畅谈精准帮扶下的个人成长与教研组风采。
最后,思政教师们合力吟唱《当我遇见了你——思政教师成长之歌》,讲述了新时代思政教师的育人之梦,表达了思政教师心怀仁爱之心,致力创新课堂的专业追求。
专家把脉 指明方向
展示过后,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教研员李燕老师从专业画像的理解、实施与成果三方面对本次校本研修活动进行了精准指导。李老师肯定了“专业画像”这一特色研修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她也对学校今后的课程研发提出了新期望:深究课标,从学生需求出发设计课程;远研发展,为学生的未来而教;凸显特色,让校本课程精品化研修方式精准化。
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党委吴林富副书记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认可,指出学校发展离不开校本研修,更离不开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他也提出,在日常研修中要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改革、专业成长相结合,合理规划培训方案,扎实推进研修进程,着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新时代赋予教师发展新的契机,数智赋能校本研修,精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希望通过举办主题式校本研修精品项目展示活动,多元推动校本研修样态辐射,形成更多应用案例和成果,助力教师队伍提质增效。
供稿:杭州市求知小学 张莉渺 蔡茜茜
审核:区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