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工程,以优质课程纵深建设与课堂教学优化转型为主题,旨在助力拱墅区“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促进区域教育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区域课堂教学转型以学历案为抓手,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及何以学会,以期促进学生真实而有效的学习。基于此背景,2020911-12日,拱墅区开展了第二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升工程骨干教师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活动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崔允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朱伟强教授,浙派教育家、浙江省特级教师、嘉兴一中卢明校长,聚焦于“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三位专家分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为时半天的学术盛宴,全区300多位名师、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培训会现场

读懂学历案:参与培训老师的前置作业

此次培训,可谓做足了功课。培训前,“什么是学历案?怎么写学历案?”对于参培老师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老师们预先对培训材料进行了潜心学习。在前置学习中,老师们结合本学段本学科学生的学习起点、教材特点熟悉了学历案的六大要素和学历案的编写指南。老师们的前置学习使后期的学术培训变得更容易、更生动了。

引领反思:教学方案现状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根据课程标准、 教材及学情,以课时或主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崔允漷教授指出,现在的教案没有国家标准,也无行业规范,还存在“公婆言说”的现象。

20世纪的教案,拥有单一的经典格式,而这经典的教案格式却存在着八大问题,没有体现“何以学会”学习经历的完整设计,没有突显评价任务的设计,没有体现教--评一致性的核心技术,仍然有赖于教师的教,背后的立场还是教师等等。


崔允漷教授作“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主题报告

共同探讨:学历案的新构建

为打开学校育人“黑箱”,借用专业方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习,在崔教授的引领下,全区课改骨干教师逐步开展学历案的研究。

(一) 学历案的内涵与定位

崔教授指出,学历案是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围绕某一学习单元,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专业地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促进儿童自主或社会建构经验的方案。就某一学习内容而言,是呈现学生从不知(会)到知(会)、少知(会)到多知(会)的学习历程,是课程计划、认知地图、学习档案、互动载体、监测依据。因此它包含了以下几大要素。

(二) 学习目标的续写

崔教授通过两个实际课例,强调学习目标需围绕3-5条,相互关联的三维叙写,每条指向学科素养,可测评,其中至少2/3学生能达成。

而华东师范大学朱伟强教授也通过课标分析、综合确定、规范续写三个方面,向在场的老师对课程标准分解与学习目标确定做了明确的说明。那么如何分解学习目标,朱教授对具体内容的选择强调如下几点:

1.确定分析单位

分析关键词(动宾)组合方式,将结构复杂的目标拆分成一个动词和一两个核心概念构成的结构简单的目标。

2.分析目标取向、结构

确定是五种取向中的哪一种;确定是四种陈述结构中的哪一种。

3. 确定分解方法

针对不同取向的目标,选择具体的分解方法。

4.分解目标

通过案例介绍每种分解方法的具体操作。

5.续写学习目标

按四要素和一般陈述格式,叙写课堂层面的学习目标。

在惯有思维中,学历案是理性的,是非常高冷的,通过朱教授深入地讲解,我们发现,学历案也有温情和感性的一面,我们发现可以用一系列的技术来确定学习的目标,来分解学习的目标,通过专家理论结合实例的生动讲解,基本了解课程标准的分解与学习目标确定的相关技术,进一步厘清了学历案中学习目标指定的操作路径,增强研究的信心。

除了学习目标的确立,在学历案中,评价任务、作业任务、学后反思的设计也至关重要。检测学生“是否学会”,通过完成此任务就会出现目标达成的信息,目标告诉学生的是学习结果。


朱伟强教授作“课程标准分解与学习目标确定”主题报告

(三)学历案应用及其效能分析

在班级教学背景下,崔教授提出教师长期以来只关注学生学习的而忽视了,其实40个人就有40种不同的学习,学生学得,部分原因是教师没有处理好异学习

由于施教无异,导致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投入学习,或游离学习,或疑似学习。学历案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异学习的问题,以提高教学的适应性。那么通常采用的关键策略有:课堂教学要适合学生个人的学习速度、进度或风格,甚至内容或任务;设计分层作业,以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创设或安排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在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或作业评语中,要求教师与学生开展深入而多样的互动,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将所学的内容与学生建立关联,让学生发现或体会所学内容的意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避免过于强调外在诱因。

学历案追求课堂中每位学生的真学习即真实学习。针对课堂中普遍存在的虚假学习、浅层学习的问题,学历案的理论假设就是,教学不是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帮助学生加工信息的过程,也是促进每位学生发生真实学习的过程。

分享实践:如何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

浙派教育家、浙江省特级教师卢明从中间层面,针对教师如何做好、做对大单元设计做了自己的分享。他指出,所谓学历案中的大单元设计,并不是内容的单元,而是学习的单元。

那么如何设计“大单元”,卢教授让老师们明白:

“学”在先——不是简单地一开始先安排自学,而是优先考虑“学方”的需要,以学来定教。教师让位于学生,把学习经历还给学生。

“教”在后——也不是一定要等学生自学过后教师才可以讲,教师也可以一开始就讲。当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时,老师随时可以介入讲,以实现“破冰”为目的,引导学习、维持学习和深化学习。

“评”在中——将评价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包括课中评、课后评,随学随评,随叫随评,学会了再接着往下学,彻底摆脱“走教案”。


卢明教授作“学历案在学校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大单元设计思路”主题报告

反思与展望

作为教师写的专业方案,不应是告诉别人我怎么教,而是要说清楚学生学会什么、何以学会;作为教师的培训者,与其“经常教老师如何教学生学习”,还不如“直接告诉教师学生是怎样学会的。如何避免实施中的模式化?如何提升教师的学习领导力?如何提升学历案的专业化?这都是我们拱墅区的老师们走在课程改革路上不断前行的目标。

供稿:文澜实验学校 赵璐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