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感悟幼儿心灵世界

——记杭州市拱宸桥幼儿园研修活动

儿童视角则是以儿童的视线水平去观察和理解世界,并通过推断、解读幼儿,从而走进幼儿的视角,那么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从儿童视角出发,去感悟幼儿的心灵世界呢?

2021年11月10日,杭州市拱宸桥幼儿园在教科室主任陈诗昆老师的组织下聆听了一场由上海宝山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科室主任叶蕴老师的《站立儿童视角,解读游戏密码——在游戏案例中成就教师专业》网络培训。

篇章一:现状分析

叶老师就目前游戏开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有”出发,定向推“优”的理念,首先叶老师肯定了教师在游戏中儿童观发生了较大转变——能够考虑到结合幼儿的兴趣点,以环境为先去保证幼儿快乐游戏;教师也不断的学会了丰富游戏,中类多样;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也逐渐从“看懂”到“读懂”。但同时也希望教师能够增强思考力度,在游戏中多发起“质疑”、“自问”,提高自身支持与回应幼儿的专业底气。

在学习完现状分析后,陈老师也向大家提出了问题:在撰写游戏案例时,觉得最难的是什么?通过教师们思考自己在日常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专家讲座分析,大部分教师都觉得缺少教师在游戏中的支持策略以及去支持幼儿深度学习与延伸的方式方法,同时教师们都觉得自己缺少支持和回应幼儿的专业底气,并建议所有的教师多学习、多思考、多反思、多实践。

篇章二:案例撰写

在出现第一个问题: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观察到幼儿自然、真实、有效的游戏?叶老师给予的三个解答:把主动还给孩子;把空间让给孩子;把麻烦留给孩子时,陈老师也将问题抛给了在座的教师。教师们结合自己对于这三个解答进行了逐条分析,有的教师结合自己发生的案例来进行理解。从老师们的回答中发现教师也在不断学习着。

叶老师也是结合一个个精彩生动的游戏案例,充分的分析了把主动、空间、“麻烦”留给孩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探索,从游戏中获得发展。在游戏案例的素材收集中,叶老师还提出了教师要基于“现场”,贴近“年特”,并教以教师要定点、定人、定事进行观察,并尽量多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同时教师也要借助专业拐杖去识核心经验,同时还需要把握活动发展的价值、幼儿发展的价值以及思考支持策略的有效性。

篇章三:教师的感悟

通过本次的线上讲座学习,我们的教师也收获颇多,纷纷在群中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

叶老师从理论到案例、从文件精神到实践经验,帮助教师学会“聆听儿童内心的声音”,给到大家一次专业上的饕餮盛宴,在收获满满的同时,

借助叶老师最后一句话,“观”与“观察”之间相差一字,却体现了教师专业水平之间的差距,希望教师们能够将学习经验迁移到今后的工作中,做一名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