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使用是推进新的课程方案及新课程标准精神落地的重要路径。9月4日下午,我校张永莲运河名师工作室开展了探究新版教材的实践活动。活动由大关中学社会法治学科教研组长邵爱丽老师主持安排,贾珍艳、王叶星老师带来了自己的教学分享。

贾珍艳老师选取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做有梦想的少年》做项目化学习。她以大关少年追梦纪录片为项目载体,引导孩子进行角色创演,共同完成一部“追梦纪录片”剧本的创作,将教学过程变成影片剧本的创作过程。贾老师通过对书本知识点的归纳,给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学习支架,并请圆梦人完成剧本创作。环节前后呼应,回归学生主体,实现了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融教化性和趣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运用项目评分量表,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王叶星老师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第一单元为切入点,分享内容由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课程目标,说教学设计这五部分构成,采用项目化学习,以设计简历为驱动性问题,在学习制作简历的过程学习了知识点,最后项目化成果为设计简历。

两位老师进行了新教材说课分享后,张永莲运河名师工作室成员、杭州市大关中学社会法治学科教研组长邵老师对两位老师进行了点评,邵老师提到教材是为教学服务,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活动的第三项是工作室成员、大关中学聂老师为大家带来自己对新教材研学的分享,聂老师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展开,生动具体的分析了如何更好的将教材落地。

活动最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永莲校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提到教师要正确理解“用好教材”的意义,运用已有经验与教材进行积极互动,展现教材价值。

聚焦教材,立足课堂,提质减负!此次名师工作室研讨暨校社会法治组教研活动非常成功。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加积极地探索新教材,努力打造优质课堂,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