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迎诗意,教研唤灵思。2024年9月18日,为了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助力我校教师进一步理解好、把握好新教材,以确保实现旧教材向新教材的平稳过渡,张永莲名师工作室成员及校思社教研组全体组员齐聚一堂共研新教材、共商新课堂。

此次培训活动由工作室成员,校思社组教研组长邵爱丽老师主持,她首先向各位教师陈述了本次培训活动的重要任务,同时简单介绍了新教材的变动情况,鼓励教师们共克难关,积极应对新教材给教学带来的挑战。参加省、市各级新教材培训活动的初一年级组教师在此次活动上进行了相关发言,将培训的重要内容及精神向全体教研组作了传达。

是由工作室成员、校初一备课组组长王娜老师对地理新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享交流。从新旧教材的对比入手,王老师主要对七年级上册地理新教材的课标进行详细分析,解读了新课标之下地理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具体内容要求,并指出新教材尤为重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因此王老师结合地理前两章内容,提出了切实可行和颇具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她倡导教师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工具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以此落实新课标的实践性要求。最后,王老师将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融入《地图的阅读》这一课的设计中,为教师们分享了一堂精彩的说课。

紧接着,朱梦竹老师分享了历史新教材培训活动的心得。她首先对历史新教材的一些重要变化进行了介绍,指出相较于旧教材,新教材更为凸显唯物史观有关社会形态的表述,在教材的体例结构上加强了历史时序,对相关的知识体系也有所增补,为学生提供了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针对变化,朱老师建议要注重分析新增内容和新提法、利用好课文的相关栏目,以充分发挥新教材的育人功能。

工作室青年教师王哲君和於果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内容。两位教师从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王哲君老师首先对新教材各单元的变化进行了解读,重点提炼了四个方面的变化,即新教材增强了框架与内容的时代性、强化了社会实践导向、优化了知识结构和内容层次、体现了德育一体化思想,并且以新增加的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为例,进行了大单元结构梳理。於果老师则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和困境,重点从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创新课堂的要求,建议各位教师重视启发式、议题式、案例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并以《少年有梦》为例,对大单元核心任务进行了分解,向各位教师展示了一堂生动的大单元教学。

最后,名师工作室主持者、校长张永莲老师对本次培训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首先耐心解答了各位教师关于新教材的一些疑惑,并对新教材的变化作了简明扼要的提炼,让各位教师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面对新教材带来的新挑战,张校长鼓励教师们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根据新内容和新变化,一方面要不断夯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跟上时代步伐主动创新,认真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各项任务。在张校长的鼓励与建议下,思社组教师对上好新教材有了强烈的信心和明确的方向。

新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新教材的使用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重要路径。本次培训活动,是一场教学思想的碰撞,更帮助教师们加深了对新教材和新课标的理解与把握。相信在工作室成员及思社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以新教材为基础、以新课标为指引,必将激发教学新活力,开启教育新篇章!

张永莲名师工作室成员心得分享

(王娜)义教版的地理新教材较之前的人文地理变化较大,老师的分享让我对地理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内容结构、学教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与旧教材的区别有了清晰的认识。历史与道法新教材虽然整体内容框架与主题变化不大,但是也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如历史的活动课,和道法的《单元与行动》。这三本新教材整体更加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今天新教材的校本培训为我七年级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我的教学之路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考。

(朱梦竹)通过新教材校本培训活动,我认识到了初中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优势和特点,也为之后更好地使用新教材做好了准备,我将以新教材为依据,用心备课,提高教学质量,不断研究新教材,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组织教学实践活动,保持教学的活力,努力把培训精神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好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言而总之,这次校本培训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之旅,它为我指明了教学方向,让我对未来的教学充满了信心!

(代余铖)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历史教育绝非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历史课堂,激发初中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及批判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这需要我们教师以新课标为指引、深耕新教材,在夯实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做出创新。此次校本培训活动上,几位老师的精彩讲述,让我在教学工作方面获得了许多灵感,也更有信心和动力去探索新教材新教学。

(於果)教材修订的基本理念和重点内容是:贯彻主题主线,提升思政味;坚持一体化建设,强化育人功能;坚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立足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增强精神气:自尊、自信、自强。大单元教学,构建逻辑图。本单元的课标依据是什么?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用好本单元中的教学资源?本单元可以怎么教?从课时任务到单元表现任务,一条主线,环环相扣,尽显育人核心素养。教材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培训后的我们深感要上好每一节课,用科学的方法武装自己,用真诚的心去教育孩子,用高度的责任感去为国育才。

(王哲君)新教材最大的亮点是完善了相关栏目,以配合课文的学习。这些栏目能激发学习兴趣,扩展历史知识,提供原始材料,促进学生思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平台。单元前设单元导语、时间轴与学习要点,都能更好地帮助师生把握单元重点脉络。总之,此次培训活动内容丰富、贴近实际、针对性强,不仅增强了我对新教材体系结构和教学要求的理解,也让我对今秋新教材课堂教学的实施、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