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背景

上学期我园在“嬉游运河”省课题引领下,开展基于地域文化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尝试制定“课程计划”,形成依托地域文化资源的班级主题探究活动范式路径。在主题探究活动的推进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且有零散的过程性评价,比如:主题下的学习故事、行走日记、宝贝启步APP等,但仍有不够深入之处以及提高的空间。

二、现状分析

暑假期间教研组采用微信调研等方式立体化收集并分析主题探究活动中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教师在主题活动中的评价方法较模糊、零散,缺失评价方法之间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

2. 教师捕捉幼儿回馈信息的能力偏弱,幼儿给予的反馈信息教师没有及时意识到,评价理念较为单向。

3. 对评价的素材内容缺少系统的积累。

基于此,本学期的教研重点将继续在“嬉游运河”省课题引领下,聚焦“地域文化探究故事的主题评价”,助推主题探究活动而开展专题教研。

三、本学期教研重点:聚焦“地域文化探究故事的主题评价”研修

(一)教研目标

1. 以探究故事为主线对主题探究进行评价,通过多种评价载体,形成地域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中的多元评价路径。

2.梳理、规整“地域文化探究故事的主题评价板块”,形成主题实施过程中的资源集并共享保存,为建立资源库做准备。

(二)创建措施

1. 聚焦“地域文化探究故事的主题评价”研修

【解析】以探究故事为主线对主题探究进行评价,通过教师、幼儿、家长的评价载体,形成地域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中的多元评价路径。其中教师评价板块,通过学习故事、宝贝启步、课程故事进行故事记录。幼儿评价板块,在主题探究中,幼儿通过自身经验梳理和亲身经历来发现和记录自己的想法、困难、问题和收获,以自主涂鸦、绘画、记录的方式融入整个主题进程中,从而形成对主题活动实施的一种评价载体。家长评价板块,通过宝贝启步、微信群、主题观摩日、探究调研表等线上、线下各种平台,开展主题评价,为孩子们在主题探究活动中的自主表达、自由发现、探究创造点赞鼓励。

“地域文化探究的主题评价”教研实施阶段

阶段一

一、理念碰撞、明晰思路

梳理上一学年主题探究活动中的评价素材(教师、幼儿、家长),就以下几方面进行研讨和分析。(见图2)

1.“教师捕捉幼儿回馈信息的能力偏弱”:教师在评价理念上的思维碰撞,交流分享自己及时捕捉到的评价信息和给予幼儿的反馈。

2.“课程故事”:内容撰写上似流水账,层次、推进不清晰;与其它评价割裂,单独存在。

3.“嬉游日记”:幼儿参与日记的制作较少。

4.“宝贝启步家长板块”:家长参与度不高。

阶段二

二、深入研讨、实践操作

通过阶段一教研活动明晰思路后,解决教师在主题活动中的评价方法较模糊、零散,缺失评价方法之间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这一现状以及如何运用评价结果来推进主题探究活动。

1. “课程故事”:什么时候写?写什么?怎么写?研讨课程故事记录的方式和教师的角度。

2.“嬉游日记”:幼儿怎样参与到日记制作中来?用什么材料、什么方式记录?比如:幼儿在班本主题过程中自己拍摄的照片、导图、涂鸦等。并以日记的形式贯穿整个班本主题。

3. “宝贝启步家长板块”:怎么让家长积极参与主题评价?不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如何将家长评价资源运用到主题探究活动的推进?

在此阶段,注重收集各班教师的反馈,梳理、提炼较好的做法,在年段教研中进行研讨、园级教研中进行分享。

阶段三

三、梳理路径、建立宝库

形成“多元评价路径”,建立“探究故事主题评价的资源库”,作为园本教研的资源。

1.成果展示——“课程故事”、“嬉游日记”分享交流

2.以年段为单位,小教研组长带领年段教师收集典型的主题评价案例。

3.教研组梳理收集的资料,制作多元评价路径图。

4.借助通讯组资源,尝试建立“探究故事主题评价的资源库”。

5.“探究故事主题评价资源库”的上传与运用。(作为下学期教研的常规工作)

【表1: “地域文化探究故事的主题评价”实施阶段(详见图1)】

【图1“地域文化探究故事的主题评价”在教研中的实施路径】

    【解析】通过园级教研、年段教研、班级教研三个层次的研修,逐步细化、落实以上三阶段主题探究活动的评价。

四、扎实常规工作

(一)主题审议的持续实施

主题审议延续以往的行进思路,由小教研组长带领年段成员预设本学期的班本主题。随后,由班级两位教师对主题进行初审议,再通过教研会议对班本主题行径路线提出可实施的建议。下学期教研组尝试梳理审议路径,形成文本,使审议更规范。

(二)完善课程计划 共创资源宝库

    梳理整合以往做过的班本主题资源形成“课程计划”,并建立系统的地域文化资源库;进行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师形成的优质课程故事、课程实施经验、主题探究评价等进行推广。让教师在原先的基础上继续深挖,立足本土,不偏离,为新学期的班本主题提供框架与支持。

(三)教研日常工作的落实

1. 抓好常规教学工作:教研组通过检查各类教师笔头工作、各班环境创设情况、动态区域观摩等措施,了解熟悉各班教学实际情况。

2. 做真实课程,叙童真故事:教师用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积累班本主题进程中幼儿深度学习的精彩瞬间、素材,以谱写精彩的课程故事、制作行走日记等,进行交流研讨。

3. 优化各专项室及年段大环境、内容,助推幼儿深度学习:本学期新增设一个中四班,因此小班和中班年段存在“翘脚”的情况。通过教研组讨论、协商,一楼专项室及走廊环境由小班两个班和中四班负责;二楼专项室及走廊环境由中班三个班负责。教研及其它活动时,中四班则跟随中班年段参加。



杭州市舟山路幼儿园教研组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