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拱墅区申请成为浙江省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区,承担着我省教育信息化在新时代转型提升的试点改革任务,由区教育研究院负责具体落实的“智慧课堂”服务项目随之推开。经过一期项目10所学校,8个学科的试点,我们探索出了助教工程师驻校服务,学科教学技术会诊的推进形式,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学科典型案例、技术特长教师、信息融合课堂。2020年暑期,项目组把这些“信课融合”的资源汇集在一起,专门设计了资源库平台网站,把这些成果按照应用场景、学科门类、功能特点、内容形式等贴上不同的标签,方便老师查询和索引。从“试点播种”到“精心耕耘”,从“颗粒归仓”到“分门别类”,建成了一个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的网络数据库。
拱墅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始终跑在国内的第一方阵。近年来,从原来的关注硬件设施的投入,逐渐过渡到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建设。项目组以“信课融合”为抓手,立足课堂,用信息技术破解教学实践中的一个个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课堂效率,锻炼了一线教师的应用能力,也提高了老师们的应用意识。经过一年来的实践,逐步积累形成了1756个“信课融合”的案例。这些成果全部由我区老师亲手设计和制作,有些部分还经过多次的修改迭代,在精打细磨中保证了成果的质量。“拱墅区教师信课融合资源库”的建成实现了案例资料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应用意识的普及,是拱墅区教育信息化内涵建设历程上的一个标志。
12月29日,项目组在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会议室召开“浙江省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区‘智慧课堂’项目二期的中期验收和拱墅区教师信课融合资源库发布”研讨会。会上邀请了学科教研员、老师代表和助教工程师共51人,这些在资源库设计和建设中发光出力者,既是教学研究者也是技术达人。他们将日常教学工作中面对的问题和挑战,用技术的智慧来解决和表达,精彩纷呈。其扎实的学科能力和精妙的技术创意把教育教学的时代气息真实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会议由项目组组长狄海鸣副院长主持。他首先感谢了参与试点工作的教研员、老师和助教工程师。他说:这1756个案例全部是由我区老师和教研员一起,在助教工程师的帮助下,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发出来的,是信息化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直接体现,更是拱墅教育人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的新时代初心不改的责任担当。尤其是为此提供了优秀案例的老师们,他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积累,完成了教学信息化的精妙应用。感谢你们为全区学科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提供榜样和示范!从今天开始,资源库面向拱墅教育内网开放,网址为:http://10.16.1.203:8080
会议的第二个议程是由卖鱼桥小学的朱珍珍老师进行“拱墅区教师信课融合资源库”分享。朱老师是一位在教学上不断寻求突破的技术能手,从项目的一期开始就为小学语文学科提供了许多精彩的教学案例,在项目的二期成为了学科研究组的组长,在她的导航下,资源库的结构和功能条分缕晰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随后,由区智慧教育发展中心张星昌副主任为拱墅区教师信课融合资源库数量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的十位老师颁发证书。这些老师是:朱珍珍(杭州市卖鱼桥小学)、袁久婕(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蔡娟(杭州市拱宸桥小学)、郭启顺(大关实验中学)、王珂(杭州市文晖中学)、黄丽(杭州市行知中学)、王芳(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赵皎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王益静(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蔡飞(杭州康桥中学)。
会议的第三个议程是由七位老师分享各学科的经典案例。他们是:小学数学李傅艺老师(德胜小学)、小学道德与法制张学文老师(卖鱼桥小学)、中小学音乐叶丽宝老师(文晖中学)、中小学美术蔡娟老师(拱宸桥小学)、中学数学戚金海老师(康桥中学)、中学英语胡丽姗老师(行知中学)、中学科学汤振华老师(康桥中学)。老师们独具匠心地运用或新奇或平实的信息化技术工具,把听觉和视觉互通,让静态和动态对照,将一个个教学重难点剖析得玲珑剔透,演绎得精彩纷呈,让课堂既有趣又有料。正如德胜小学的李傅艺老师向全区老师分享了自己过去一年的信课实践经验中讲到的:“一到平板课,学生们迎接我的就是一阵欢呼,连我也十分期待这一课堂的到来。”问卷星是一个很平常的APP,康桥中学的汤振华老师用这个平常的技术手段解决了全区中学科学在疫情期间的网络测评。其过程平常而扎实,从试题录入,到试卷回卷,到防范作弊,到自动批改,到结果反馈,到数据分析,再到诊断后的个性指导。如此理性、周密和高效。这既是汤老师个人在学科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也体现了一个拱墅教育人在时代环境下的技术追求和责任担当。与会人员还利用UMU为这七位老师的精彩分享点赞。
会议的第二个环节是项目二期试点的四所学校进行中期汇报,文津小学教务主任王清清老师、莫干山路小学课程部副主任孙卓儒老师、半山实验小学科研室主任夏燕芬老师和北苑实验中学副校长练彩云老师分别就本校的推进情况做了介绍。各校以“信课融合”为抓手,立足课堂;合理运用技术赋能的方式提升实际效果;借助助教驻点服务的便利,从实际需要出发,以灵活的实训方式推动学科APP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二期学校整体推进顺利,学校的应用也因地制宜地完成了中期设定的各项指标。
会议最后由助教工程师服务团队——杭州市品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刘根保经理进行项目情况中期汇报。刘经理从根据服务团队收集的硬件维护、活动支持、软件开发、信课服务、技术培训等五大类数据进行解读,报告了项目的进展,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并为下一步的顺利推进设计了具体方案。
会议一直开到下午5点多,当老师们从会议现场离开时,夜幕已然降临。作为教育技术的追梦人,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时代的发展。作为拱墅教育人,应该积极响应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扎实的技术服务,推进学校的信课融合,担当起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赋能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