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让教育更有温度地落地

——记长阳中学合作学习系列研讨活动

2018年10月这一周,杭州市长阳中学为了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了合作学习系列研讨活动。

教研组:合作让集体更有力量

教师间的合作学习已成为长阳中学的传统,从青年教师的建设项目到教研组的建设等,都离不开合作学习的影子。它将集体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让每一次的教研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10月25,数学组就利用合作学习理念进行了一次精准的教研活动,这也是长阳中学教研组活动的常态。

备课组:合作让学习更有温度

教师的合作学习研究教什么,如何教,最终还是为了帮助、引领学生更好地学。怎么学?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效?这就要在课堂学习中下功夫了。于是在长阳中学备课组层面开始了扎扎实实的课堂合作学习研究。10月22日,教导处向所有备课组长发出了长阳中学TOP课堂实践申报倡议,希望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改革意愿申报。同时要求所有申报的备课组,在撰写申报书的同时,反思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便于向专家请教。

专家讲座:合作让学校更有活力

带着前期的实践与思考,长阳中学迎来了开展合作学习的专家高琼校长。

10月26日下午,杭州笕桥实验中学高琼校长来校做专题讲座。长阳中学全体教师齐聚会议室,开启了关于合作学习的头脑风暴和积极探讨。

作为带领和见证笕桥实验中学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资深校长,以”人心、温度、故事”为为线索,他生动讲述了学校发展历程中充满温度的故事。

高校长提出要去思考课堂改革的痛点在哪里,路径在哪里,未来在哪里。众所周知,课堂形态包括“形式、内容、管理和评价”四个方面,但核心则是课堂立意。高校长认为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仅仅以知识立意的效能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教学需求,应当进一步开展以素养立意的现代课堂,推进以需求立意的未来课堂。但是该如何操作呢?正当我们有所疑惑的时候,高校长细致地分析了具体的策略:首先要分析差异,聚焦“课堂关键点”;其次要依托差异,实现学生为中心;最后要尊重差异,要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尤其是“两支红笔进课堂”、“面批面订”和“分层作业”等教学手段,获得了长阳中学教师的认可和共鸣。

互动交流环节,长阳中学的老师们,纷纷提出了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疑惑和思考,与高校长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比如徐丽仙老师就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角度该如何选择提出自己的困惑;姜勇超老师就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和小组分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裘洁老师从科学学科角度提出合作学习的学科属性差异方面的困惑。高校长对此一一做了独到而精彩的解答,迎来掌声一片。

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让教室变学室,让学习在不同场景内发生,指向学习方式的改变。今后,学校将继续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深入推进合作学习,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温度地落地。

撰稿:李怡惟、刘俏芬

摄影:谢俊亮、刘俏芬

审稿:姜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