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杭州育新高中乔海莉老师的办公室里来了四位她之前的学生。他们都是育新高中2019年高三(6)班的毕业生,乔老师是他们当年的班主任。

师生重逢,学生首先得“汇报近况”:四人中,一个在银行工作,一个在中医院工作,一个刚从部队退伍回来,还有一个继续在求学,已经是准博士了。乔老师频频点头,学生有出息,是班主任最开心的事。

▲如今的乔老师既是校长助理,又是学生处主任,尽管工作繁忙,但她仍坚守在英语教学一线

还要读博的学生叫高隽。乔老师问他去哪个大学读博?高隽毕恭毕敬地回答:老师,我现在已经被英国UCL录取为医学影像处理方向的博士生。

一听到是“UCL”的博士生,乔老师对高隽同学竖起了大拇指,连连说:“牛,太牛了!”

因为乔老师知道,这所大学在世界上非常顶尖,也非常著名。 UCL,即伦敦大学学院,是一所具有卓越影响力的高等学府,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始终位列世界前十

在2021年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2021)评估中,其研究实力在英国排名第二。此外,它还被评为2024“年度大学”The Times and Sunday Times Good University Guide 2024)。截至目前,UCL的校友以及现任和前任教职员工中,有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彰显了该校在学术和科研领域的杰出成就。

高隽同学毕业于利大学留影

高隽同学非常感谢乔的肯定和育新高中他的培养,同,深情地回起了五年辛的求学之路:

2020年,登上飞机去英国伯明翰大学读书时,面对未知的留学之路,我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对前途充满忐忑。

初到英国,因刚遭遇疫情封控,在校园里几乎不认识任何人;曾因语言障碍在离散数学课上举步维艰;也遇到过不友善的对待。每当刻,我格外怀念起育新高中读书时那种温暖的氛,耳常响起母校老师们谆谆

,自怨自艾从来不是解决问题法,我得付出毅不拔的实际。我曾尝试过各种方式来充自己:参加各,争取各种学机会,投入科研目的研究……

说明: 微信图片_20250424175200.jpg

▲英国地铁站照

本科的最后一年,120多次实验反复,甚至失败,并没有让我退缩,最终获得成功。本科毕业后,获得了利兹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的硕士录取的offer,我选择了前者。基于本科在目标检测领域的研究经历,我意识到该领域面临瓶颈,于是转向医学影像处理方向,并在硕士阶段开始规划博士申请。

硕士期间,我放下执念,专注提升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硕士课程的学习和专题的研究。毕业后,在经历了6个月的等待与尝试后,终于获得了“UCL”的录取通知。今年9月,将进入这所仰望已久的学府攻读博士学位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成长。12次当面申请教会我直面不足,70余封邮件教会我永不言弃。提前规划让我们看清方向,但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那些看似停滞的时刻——当我们放下对结果的执念,专注于当下的每一步。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照

听完高隽同学的“汇报”,乔海莉老师感慨万千。既为高隽同学的奋斗拼搏精神感叹,也为他又给育新学子树立了一个勤奋刻苦求学的榜样而感到欣慰。

高隽同学,初中毕业于朝晖中学,当年中考成绩410分。高中毕业,他选择了出国留学,被著名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录取。本科毕业读硕士,硕士毕业读博士。

他的成长轨迹再次印证了中考失利并不代表什么,只要找对合适的学校,以及坚持奋斗向上的精神,照样能站上世界的求学之巅。

我真的非常感育新高中,若当年没有以自主招生的政策渠道取我,就没有今天的我。高隽同学向表达了母校的感激之情。

高隽同学的高中毕业

临走前,乔老师让他给母校的学弟学妹留下几句话。

思考片刻,高隽同学说:“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畏惧失败,成长往往始于微小的改变。试着从身边的小目标开始——也许是下次考试提升5个名次,也许是坚持完成一个月的晨读计划。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在悄悄累积着你的信心与能力。毕竟,人生不是一场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只要保持向前的姿态,哪怕步伐再小,也终将抵达你向往的远方。那些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目标,终会在你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变得触手可及。”

说明: 微信图片_20250424183155.jpg

▲利兹大学计算机院院楼

高隽同学毕业于利大学留影


高隽参加无人训练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