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杭城教育版图上,有这样一所学校:她以温柔而坚定的姿态,拥抱着每一个带着遗憾而来的少年,用三年时光为他们织就一双隐形的翅膀。今天,让我们走近从这里走出的追光者——现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教师饶紫烨,聆听她从"中考失利者"到"大学舞者"再到"育人园丁"的蜕变故事。
饶紫烨,中共党员,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语文教师、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拱墅区运河先进班集体。曾获区跨学科教师挑战赛一等奖,区学科实践案例二等奖,区语文素养大赛三等奖等。多次执教公开课,指导学生获区级奖项。
破茧时刻:在育新的星空下重拾星光
2014年的夏天,当三墩中学的紫烨攥着中考成绩单茫然四顾时,育新高中那句"每个孩子都是待绽放的烟火"的标语,成为了她人生转折的第一道光。民办学校的生源困境她早有耳闻,但正是这份"不完美"的坦诚,让她在这片土地上触摸到了教育的另一种温度。
“在这里,没有人会被定义为'失败者'。”如今的紫烨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回忆道。那些在数学课上颤抖着举起的手,在地理课上豁然开朗的瞬间,在英语课前期待新闻播报的雀跃,构成了她高中时代最珍贵的拼图。三年后,当她以杭州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为这段旅程画上句点时,终于懂得:所谓的"第二批招生",不过是命运安排的特别赛道,让迷途的星辰在此重新校准航向。
那些照亮前路的灯塔
谈起育新的老师们,紫烨的眼中泛起温柔的光。数学老师朱庆玲的板书至今仍在她记忆里工整铺展:"朱老师总能用彩色粉笔把复杂的公式变成彩虹桥,当我们畏难时,她就笑着说'数学是藏在云朵里的星星,踮踮脚就能摘到'"。那个曾经在数学及格线挣扎的姑娘,在老师用三种颜色标注的错题本里,找到了撬动逻辑思维的支点。
▲朱庆玲老师上课时
被学生们唤作"项奶奶"的地理老师,则是用另一种方式诠释教育的深情。"高二某天,项老师把布满红笔批注的作业本轻轻放在我桌上,背面竟画着西湖群山剖面图——原来她发现我总记不住地质构造,就熬夜手绘了这份'独家秘籍'"。这份将每个学生痛点转化为教学创意的用心,让地理从59分跃升为高考91分的神奇跨越成为可能。
而总被学生称为"时尚博主"的英语老师刘艳,则用前沿的教学方式重塑了紫烨的认知。"刘老师的课堂永远流动着世界的呼吸,从英国脱欧公投到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她把时代风云装进45分钟的课堂"。正是这种"与时代同频"的教学智慧,让紫烨在大学期间斩获省级舞蹈大奖时,能从容地用英语向国际评委讲述中国民间舞的故事。
▲刘艳老师春游时与学生合影
在爱的坐标系里幸福生长
育新的三年,是紫烨完成自我重塑的魔法时光。清晨六点半教室里亮起的第一盏灯,晚自习后老师办公室持续到十点的答疑声,运动会上师生混编队伍的欢笑声,构成了独特的成长坐标系。最令她难忘的,是首考结束时看见的场景:寒冬腊月里,所有任课老师穿着红衣列队守候,像一簇跳动的火焰,融化着少年们心头的忐忑。
"在这里,努力从来不会被辜负。"紫烨清晰记得,为帮助艺术特长生补文化课,老师们自发组建"星光补习班";为让每个学生找到最适合的选考组合,年级组把新高考政策研读会开到凌晨。正是这份"不让任何一颗星星黯淡"的执念,让2017届毕业生全员叩开大学之门,其中不乏像紫烨这样考入省重点高校的逆袭典范。
▲饶紫烨实习结束时与学生合影
以舞为帆:从育新出发的星辰大海
带着育新赋予的勇气,紫烨在杭州师范大学开启了更绚丽的篇章。作为博雅舞团副团长,她带领团队斩获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舞蹈一等奖;作为朋辈部长,她将高中老师传授的"共情式沟通"运用到心理辅导;200余小时的志愿服务中,那些在育新养成的坚韧与热忱,化作山区支教课堂上的欢声笑语,化作疫情防控前线的青春担当。
▲饶紫烨参加浙江省艺术节舞蹈赛
而今站在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的讲台上,紫烨常把育新的教育密码传递给新一代学子。"当年项老师为我手绘的地图,朱老师设计的'错题通关卡',刘老师的'新闻三分钟',现在都成了我的教学法宝"。最让她骄傲的,是能把母校"把每个孩子放在心上"的教育基因,继续播撒在更广阔的土地上。
致正在经历雨季的你
当被问及想对中考失利的学弟妹说些什么时,这位总是笑意盈盈的年轻教师忽然郑重起来:"请相信,中考不过是人生长卷的题记。在育新,你会遇见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的魔法师,会发现'失利'二字背后藏着命运馈赠的特别入场券。"
正如紫烨在毕业纪念册上写下的感悟:"高考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但育新的老师们会为你点亮一盏不灭的灯。当灯光亮起时,你会发现手中的白衣不仅洁净如新,还绣满了星光。"这或许正是育新高中最动人的教育图景——这里没有"完美"的起跑线,却有无数双手为你搭建向上的阶梯;这里不承诺捷径,但必定让每个愿意奔跑的孩子,都能听见掌声响起的时刻。
这个夏天,让我们相约大运河畔,共同书写属于你的逆袭传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