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广校本研修工作创新的实践经验,推动校际间共同成长。2025年5月9日下午,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在杭州市长阳小学开展了拱墅区校本研修省精品项目展示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探索循证教研 构建智慧课堂”主题,杭州市师干训中心副主任顾九华,杭州市师干训中心办公室主任王莉莉、副主任李潋、梅四燃老师出席本次活动,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来自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桐庐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嘉宾。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吴林富、小学数学教研员孙钰红、线上教学研究员冀新花、及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拱墅区中小学全体校本负责人、中小学“教研训一体化”培训班的学员、部分骨干教师参加观摩学习。
经验介绍 成果分享
活动开始,长阳小学顾君书记以《数据·证据·成长》为题介绍学校以“我是一束阳光”为理念,在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3.0版本的加持下,多年来探索“AI数据支持下循证教研的校本研修”,创新研修模式,构建智能数据资源库,精准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发展促进中心李丹老师作《四环智研:AI 数据支持下循证教研的校本研修》报告。详细描述了“四环智研”的长阳模式,介绍分层级研修、团队微教研互助、教师成长式画像做法,及如何借助平台多维度分析学情、诊断教学问题的研修策略。该模式成效显著,学校获多项荣誉,让大家领略到科技赋能教育的力量。
课例展示 团队解读
课例展示环节,陈佳静老师带来数学课例《年 月 日》。课堂上,陈老师巧妙运用循证教研的理念和方法,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师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这堂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循证教研在课堂实践中的精彩演绎,让在场教师深刻体会到了循证教研的实际效果。
研修沙龙中,陈佳静老师分享借助平台多次磨课的实践感想,在微教研组助力下,基于真实数据的精准分析有效优化任务与问题设计。数学教研组长黄燕老师详细介绍了微教研组的构建与运行情况,基于AI智能的“黄金三角”微教研组,依据教师教学能力异质分组,通过独立运作和联动大教研组两种模式开展研修,推动教师个人与团队成长。施一君老师则基于微教研互助,对课例进行多维度数据解读,为课堂改进提供实证依据,特别在学生兴趣和教师提问等问题提出建议,改进后学生互动时长提升,问题设计更精准,教学效果显著改善。
现场互动 专家引领
在现场互动环节,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陈伊凡老师围绕 “AI + 教育:指向技术赋能教学的校本研修新样态” 分享,指出 AI 可助力循证教研精准洞察教学问题,与观众就借助 AI 工具收集、分析数据展开热烈交流。杭州上海世外中学何勇明老师则分享了 S 教研平台及工具运用经验,借助该平台打造数字化教研闭环,成效显著,未来还将拓展功能以构建更优教研生态。
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孙钰红老师以课例《年月日》教学为例,探讨以高阶任务支持学科实践的研究。从目标迭代强调学习变革要着眼人的发展,依据高阶任务设计评价指标分析教学任务,任务涵盖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社会责任感与全球视野。跨学科主题学习和高阶任务设计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和思维品质发展,打造简洁、深刻、明亮的课堂。线上教学研究员冀新花老师指出,长阳小学借助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开展的循证教研实践极具价值。平台精准的学情分析、教学诊断功能,为教师优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杭州市师干训中心副主任顾九华老师指出,此次活动兼具学科教研、校本研修展示与“人工智能+教育”展示多重意义,让参与者收获颇丰。活动流程设计逻辑清晰,形式丰富,从校长微报告、校本负责人主题报告、主题课例展示、研修历程诠释、专题互动和指导,全面呈现了主题校本研修成果,充分体现“积极探索融合人工智能的校本研修”方向理念。
圆桌聚谈 共议赋能
活动最后,杭州市师干训中心领导、临平、桐庐兄弟区县同行和拱墅区研究院相关成员、杭州市长阳小学负责人共聚圆桌会议室。区师训部董春来老师以《具身实践 融合协同 聚力赋能》为主题介绍拱墅区构建高质量校本研修新生态主要做法。冀新花老师介绍拱墅区依托中央电教馆平台成为全国应用示范区,在助力教学研究、推动区域教育发展作用显著。临平、桐庐区县同行也介绍了自己区运用AI技术赋能教师培养的具体做法。顾九华院长高度称赞此次活动充分体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拥抱新技术,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此次拱墅区校本研修省精品项目展示活动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创新。活动回应了一线学校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关键问题的实践探索经验,在更大范围汇聚与分享了区域校本研修优秀经验,辐射带动了区域内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成果交流以及转化应用,有力实现了区校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的协同联动。
供稿:杭州市长阳小学
审核:区教师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