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下午,拱墅区小学科学学科16学时培训第3次活动在杭州市育才大城北学校举行,本次培训内容: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教科版小学科学一下新教材研训。培训围绕新课标进行深入解读,针对教科版小学科学一下新教材,从编写理念、内容架构到单元重难点,进行全方位梳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引导教师精准把握新教材的编排意图与教学要点。
第一节课由杭州市育才大城北学校裘小青老师和105班孩子们带来的,新教材一下“常见的动物”单元第5课《它们吃什么》。裘老师围绕 “动物吃什么” 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蚂蚁身体结构和饮食情况,达成多项教学目标。从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切入,借助观察蚂蚁身体结构,增加了静态观察,为后面动态观察做好铺垫,探究其食物偏好等活动,让学生直观了解动物与食物的关系 ,知道食物是动物生长的需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观察实验、视频辅助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探究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在交流分享环节,学生乐于表达、倾听,在观察和思考中不断发展科学思维。
第二节课由杭州市小营巷小学陈灵校长和育才大城北小学104班孩子们带来的《动物联欢会》,在本课中陈老师通过“动物模仿秀一绘本解密跨学科展演”的沉浸式活动链,将动物特征观察、习性探究融入游戏化任务,实现认知从“具象特征”向“抽象规律”的跃迁,让学习路径情境化。依 托“静 态图卡对比→动态视频解析→绘本剧本创编”的渐进式支架,引导学生建立“形态-行为-环境的立体观察 模型,培养科学思维的系统性,让素养发展支架化。创新“个体表演性评价+群体真实性评价”双维机制,既关注角色演绎的创意表达,又通过真实动物行为视频对比强化科学实证意识,彰显“科学求真、表达求美”的跨界融合,让评价体系立体化。
最后,上城区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陈敏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专业点评,从尊重学生、课堂组织、优化教学等角度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和分析,对两节课带来的教学效果予以肯定,同时也表扬了学生的表现,学生的听、说学习习惯非常好,在一个多学期的时间里,充分说明了学校教育很有效。陈老师结合课标对一年级新教材进行了单元解读和核心概念的分析,列举了很多有趣的自然动植物,打开了老师们的思路,增强专业知识。本次活动有效促进教师对 “三新” 的理解与应用。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将把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更专业的姿态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积极开展科学教学新实践。
撰稿:裘小青
摄影:杨歆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