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5月6日,拱小的党员老师们齐聚分部报告厅,共读《人工智能》一书。本次读书活动,由二年级党小组承担,小组长范芸进行主持,旨在通过观点导读、视频分享、实物操作和读书交流,让党员老师们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和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探讨面对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作为教师和人类的我们该如何完善自身,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挑战自己。

人机互动:与“人工智能”亲密接触

活动之前,每位党员老师收到了这样一份邀请:

二年级组老师们精心布置了会场,让参与读书交流的老师们走进“人工智能”,与“智能”产品亲密接触。

暖场问题:每日新闻由谁撰写?

活动伊始,主持人谈到了自身经历:4月18日下午一点多,在列车上看到台湾花莲地震的消息,这些消息距离地震发生时间间隔短,数据信息量大,那么这些地震消息是由谁撰写的呢?

有意思的话题激起了在座党员老师们的热情,大家纷纷揣测:有的认为是“快手”,有的认为是“智能机器人”,而事实上,地震信息之所以能在如此快的时间发出,完全要归功于不眠不休工作的地震台网机器人。在地震发生的瞬间,机器人就从地震台网的数据接口中获得了有关地震的所有数据,然后飞速生成报道全文。编辑只需要快速审阅后点击发布按钮,一篇自动生成并由人工复核的新闻稿就这样在第一时间快速面世。

智能一问:身边有哪些“人工智能”?

年亲有为的李大蒙老师首先为全体党员老师解读了第一章“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李老师从播放视频解析“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到手机示范操作“美图秀秀”、“今日头条”、“百度地图”等智能软件,再到介绍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他带领大家进入了一个人工智能的世界,可见,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在我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智能二问:AI真的会挑战人类吗?

智慧大方的边锦婷老师通过两次围棋大战和德州扑克带给大家一些启示:也许,未来每个人都可以依靠强大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程序,成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家。

她为大家普及了人工智能的分类: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其中,强人工智能指的是具备人类“意识”的人工智能,目前应用在人类生活中的多是弱人工智能,“它们”虽缺乏了跨领域推理、抽象能力、自我意识、审美和情感等,但人类可以放心使用。

迎接未来 :AI时代的教育和个人发展

优雅知性的余淑红老师和温柔美丽的胡小玲老师分别从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不同点阐释了《人工智能》一书给人类带来的启示意义。

余淑红老师通过马云的演讲视频引出自己的话题: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真人老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工智能时代,了解人工智能,学会如何跟人工智能协同工作和思考,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人工智能不会取代真人老师,而是会取代那些不会用人工智能的老师。

余老师认为,人工智能已经逐步参与到教育中,未来教育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灵魂和幸福,关注孩子本身。相信,未来的教育,人工智能与老师会协同工作,提高教育生产力,促进教育变革,让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都更有效。

胡老师则谈到这就是本书所总结出来的AI时代该如何学习:摒弃那些程式化重复性、仅靠记忆与练习可以掌握的技能,因为机器都可以来完成;反之那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比如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艺术文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生活经验及文化熏陶产生的直觉常识,基于人的自身的情感爱恨热情冷漠,以及与他人互动的能力才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学习的技能。

尾声思考:AI时代的教师该关注什么?AI时代的人类该如何自我发展?

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或评估定制化教育的效果?老师们对此进行了“头脑风暴”,胡老师认为,通过人工智能,采用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并调整教学,监控教学质量等。吴老师认为,我们的课堂更应该关注小组讨论、学习实践等形式,帮助并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达到自我完善。

面对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作为教师更应该多去挑战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尝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尝试一些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和内容,这样才能在智能时代带来临时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

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

文:范 芸

图:许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