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STEM教育与项目化学习基地校,杭州市星澜小学一直走在项目化学习教改的前列。教师工作坊是一种实践性的交互式学习,运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教学,关注教师个人的实践经验,注重教师团队的互动与评价。
为了鼓励教师以研究的思维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实施以及迭代发展,2月27日上午,杭州市星澜小学喻国凤老师带领2023年立项课题负责人开展了“如何启动一项研究”为主题的科研工作坊研修活动。
协同合作寻异同,集思广益深思考
活动前,老师们仔细阅读了“学校工作坊研修课题方案”、“工作坊研修课题实施方案”及“市获奖研究”报告三篇文案,并寻找其异同点。活动一开始老师们随机领取了号码牌,分成红、黄、绿三队分别落座。接着,在工作坊坊主喻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开始了第一个活动——合作讨论三篇文案的相同与不同点。
各组老师们聚焦问题,深入开展了头脑风暴。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老师们将小组的思考进行整理、概括,并以关键词条的形式记录下来,粘贴于白板上,各位老师认真思考,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
随后,喻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画廊漫步法”,鼓励老师们选取一人留守本组向他组成员介绍讨论成果,其余成员移动位置,轮流到其他组进行学习。老师们在画廊漫步过程中讨论与反思既定问题,集思广益,促进互动与参与的深度学习。
细化要素明方向,聚力研究显成效
在厘清课题方案、实施方案和结题报告异同点后,就要明确向前迈出的一步需要做哪些事,于是紧接着开始了第二个活动。老师们根据单双号分别落座两个“专家组”,开展了“从课题方案到实施方案”以及“从实施方案到结题报告”两个过程中所需达成目标的讨论。
老师们再次展开了激烈的思维碰撞,“方案→实施”组的老师们一致认为从课题方案到实施方案重在制定明确的计划,因此前期要进行充分的理论学习和深入的调研,在设定了目标定位后,再根据目标确定具体的实施内容。“实施→报告”组的老师们在讨论中逐步总结出从实施方案到结题报告,首先要搜集充分的材料,其次是设计出评价的方案,接着进行研究分析,形成观点及课例范式,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并梳理成效。课题研讨拨开层层迷雾,为青年教师提供有价值的修改思路,使老师们对于课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
讨论结束后,老师们回到本组与组员汇报交流成果。不同学科的老师们在研修过程中基于观察和实践进行反思,归纳出解决项目化学习问题的方法,进而在教学中改进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积累新的教学经验。
回顾总结清思路,深耕科研促发展
活动最后,喻国凤老师对各小组的合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此次项目化学习进行了总结。喻老师从项目化学习的支架和课题研究的一般历程两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她强调了项目化学习所需的思维支架及活动支架,并对课题立项的老师们接下来需要完成的任务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通过此次项目化学习工作坊的活动,各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的研究的方向、研究内容和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明晰了课题的构架及操作方法,为下一步课题研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扎实与灵动齐飞,思维与能力共长,项目化学习赋予了教与学新的生命力。项目化学习在各学科中探索,从文本顶层设计到课堂实践,从研讨修正到再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学习!
撰稿:王佳妮
摄影:喻国凤、王佳妮
审稿: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