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新课标理念,促进工作室全体学员的专业发展,近两年,工作室一直致力于学生量感培养的实证研究,提炼量感培养的教学策略与模式。

2023年2月28日,以“基于量感培育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为主题的工作室课堂研讨活动在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申花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工作室裴勇军老师主持,工作室全体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第一环节: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是由明德小学黄敏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毫米的认识》。在导入环节,学生们观看了杭州亚运会升旗手志愿者招募视频,通过猜一猜志愿者的平均身高复习了米和厘米的相关知识,从而引出今天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为了建立“1毫米”的深刻表象,黄老师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中,老师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找“毫米”,其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认识“毫米”,还让学生建立了“1毫米”的表象,以此来沟通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活动二中,通过找厚度是“1毫米”的生活用品,感受“1毫米”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在接下来比划“1毫米”和测量数学书中的“1毫米”两个活动,促进了学生更深入的建立“1毫米”的表象。课堂最后环节,通过给市民卡设计卡套的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数学思想。

第二节课是建新小学张远老师执教了二年级《1分钟有多长》,这是一节认识时间的课。为了让学生能感受抽象的时间,张老师准备了沙锤、计时器等学具。课堂开始,张老师引导学生感受1秒很短,感受5秒和10秒,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受秒的累加,并能根据估测结果进行策略调整。接下来体验30秒,借助了小组合作,通过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开展小组内的竞赛,充分感受1分钟有多长。张老师巧妙地将时间可视化,利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口算、阅读及写字等形式,让学生深化1分钟的具象表征。下课前,学生们一起观看了消防队员的“1分钟”视频,在感受1分钟长短的同时,很好地渗透了思想教育。

活动第二环节:评课议课

在两节展示课后,工作室的四个组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由四位组长发言总结。

裴勇军组:裴老师认为两堂课都体现“经历多元的感知来丰富量感培养”这一策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在感受中积累,在积累中升华,使学生的量感培养扎实落地。

洪婷组:洪老师强调了建立标准量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单位。量感的培养要突出“量”的可视化,能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讲得明。

顾国庆组:顾老师充分肯定了两堂课的流程设计,让学生能充分经历量感的培养过程。与此同时,顾老师也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学生成功的体验来激发学生量感培育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能用“量”的眼光来刻画现实世界。

严斌组:严老师回顾了工作室两年来研究“量感培养”的历程,尤其是在磨课经历中,对于量感培养的一次次的领悟与感受和每位老师做了细致地分享,强调了量感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活动第三环节:观点报告

在精彩的课堂评议之后,顾国庆老师做了《标准单位量感形成的四个阶段》的观点报告。顾老师从量感的概念引入,具体阐述了标准单位量感形成的四个阶段。1.经历标准单位的优化。标准单位是度量工具优化的结果,统一单位是满足交流的需要,标准单位的建立可以促进学生对于量的理解结构化和整体化。2.建立标准单位的表象。形成数学表象有三个步骤,即形成表象--加深表象--储存表象。3.选择标准单位的适切。不同的度量对象、如何选择适切的度量标准作为单位进行度量,学生需要经历明确度量对象属性、选择最优度量标准、反复体验矫正以积累经验的过程。4.沟通标准单位的联系。标准单位之间的联系是理解量的大小、培育量感的必要途径。

活动最后,黄碧峰特级教师做了总结点评。第一:要设计结构化的学习活动。一个标准量的认识、多个标准量的认识、大小标准量的沟通三个模块要层次分明,整体构建;第二:要推进丰富的测量体验活动。借助观察、想象、验证、对比、估测、阐述、应用等学习活动,丰富感知,积累经验;第三:要实物为主,技术为辅。以实物测量建立表象、形成量感,以信息技术理解结构、探究方法。

“水欲流之远者,比浚其源泉”,通过本次工作室活动,学员们收获颇丰,对“量感”的培养有了更完整且深刻的认识。量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反复体验、不断修正的过程,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索,助推学生“量感”的生长,促进学生“量感”核心素养的生成。

摄影、撰稿:袁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