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粮食吗?
咘咘:粮食就是很凉的小东西。
晨晨:粮食是一种可以吃的东西。
俊俊:它有两种不一样的东西,是可以吃的。
典典:我们吃的米饭就是粮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借此机会,杭州市祥符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展了“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爱粮日活动,提倡文明餐桌行为。
图2、3
粮食大猜想
“那么粮食究竟是什么呢?”“是不是吃的东西都是粮食呢?”……小朋友的小脑袋装满了一个个的小问号。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分享着自己对粮食的认知,各种关于粮食的猜想显现出来,那粮食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世界粮食日的存在?让我们继续往下探索......
图4
渺渺一粒米
渺渺一粒米,汗水凝其中,粮食具体是指什么呢?小小问题激起了小朋友的求知欲,孩子们在活动前收集的“丰收”派上了大用场。小朋友们细细观察稻谷、小麦、高粱等农作物,并简单了解了这些农作物的成长过程,体会到了农民在劳动时候的辛苦。
图5、6、7
有人问“老师,那薯片也是粮食吗?”反应快的小朋友抢先解答:“不、不对,薯片不是粮食,它是垃圾食品。”“对!薯片不是粮食,因为它不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图8
粒粒皆辛苦(附图)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小朋友说到:“我们吃的一粒米就是农民伯伯流的一滴汗,千万不能浪费,他们很辛苦的。”“大厨师傅也很辛苦,他把粮食变出了美味的食物。”……那怎么样才算是珍惜粮食呢,“每天吃饭要吃的光光的。”“饭粒不能掉地上,吃不完的东西要少装一点。”“和爸爸妈妈去餐厅吃饭,吃不完打包回来,不能点很多菜。”……如果没有农民伯伯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就没有我们的盘中美味,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小朋友们还将自己的好主意画了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图9、10
吃饭“光”为荣(附图)
吃多吃少,光盘正好。既然为世界爱粮日宣传了,那我们小朋友必须以身作则,实现光盘行动,盛自己能全部吃完的饭菜量。每一个小朋友都不挑食、不掉饭粒、不剩饭,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美德。
此次粮食日活动,让孩子们收获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惜粮食的优良品质,更让孩子们愿意自主的宣传不要浪费粮食,表达对农民伯伯的尊敬和感激。
图11
撰稿人:祝俊敏
摄影者:祝俊敏 朱华燕
审核者:严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