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拱墅区教育局2020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以“活一点、实一点、近一点、小一点”的德育工作原则,以“品牌创特色、常规上品质、活动求实效”为德育工作目标,以公民意识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自信教育为核心,以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巩固和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工作目标:

1.深化研究实践“自信劳动”。提出“自信劳动”德育品牌工作新的育人关键,从“家庭”“校园”“社会”三个维度开展劳动实践教育,进行德育新课题的研究,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

2. 完善和推进“文渊自信之星”评价。继续开展评价活动,将十星奖章的评比奖励落实到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中。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等,突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劳动习惯,指导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 4.稳步落实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过垃圾分类、自信之星评价、新生训练营、文渊好习惯等行动载体,着重做好幼小衔接习惯零起点(新生自信训练营)工作。5.继续推进和深化垃圾分类工作,营造良好的绿色行动氛围,促进行为规范优化提升。

6.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系统进行班主任培训工作;继续开展红烛先锋班主任工作室活动;组织新一届班主任技能大赛。

7.深入开展家校合作实践研究。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自信家长”平台等途径促进家校沟通,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意识;组建新一届学校家委会,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不断提升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

8.“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优化少先队阵地建设。健全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做好鼓号队训练、阵地建设、少先队活动、少先队常规工作。依托新红领巾广播站,为队员搭建广泛的实践平台。完善“红领巾奖章”评价,优化更新“劳动小当家”争章标准,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磨炼队员意志。

三、重点工作

(一)深化研究“自信劳动”德育品牌。

在自信教育的理念引领下,从“自信做事”角度为切入口,与当前劳动教育热点相结合,德育处提出“自信劳动”德育品牌工作新的育人载体,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开展劳动实践教育,进行德育新课题的研究,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

上学期疫情期间,利用学生居家不外出的契机,进行了“家庭劳动”实践活动探索。具体介绍“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框架:

三条主线:“家庭劳动习惯”“家庭劳动技能”“家庭劳动活动”

“家庭劳动习惯”,旨在培养劳动习惯。目前推出的主题是“劳动习惯四部曲1.0和2.0版”坚持活动,指向学生日常自然发生的四个生活动作,要求做到“晨起叠被子,学习理桌子,用餐放碗筷,睡觉整衣物”,逐步提出新的要求。

“家庭劳动技能”,旨在培养劳动能力。目前推出的主题是“劳动技能修炼歌”,针对不同学段的年龄特点,制定对应的技能目标,低段侧重“生活自理”;中段侧重“卫生清洁”;高段“厨房技巧”,并开出技能建议清单,实时更新升级。并在上学期发动全体学生组织录制微课,为后续劳动课程做好准备。

“家庭劳动活动”,旨在激发劳动兴趣。推出了“春日居家劳作”“夏日居家劳作”系列主题活动,抓住“春分”“清明”等春季节气和传统节日,相继倡议开展了“种春苗”“做春菜”“竖春蛋”“趣味清明”“快乐劳动 趣味立夏” “清凉夏至 粽香端午” 等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后续会推出“秋、冬”系列主题活动。

成果反馈形式: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劳动游园闯关——劳动达人秀”系列活动。

评价方式:结合少先队“红领巾奖章”评价体系,大队部开设“劳动小当家”特色章目,分别是“家庭小当家”“校园小当家”“社会小当家”特色章,搭建以“贴纸—勋章—奖杯”为载体的梯级评价体系。

本学期我们:

1.继续推进“家庭小当家”的活动研究与实践。推进“家庭劳动习惯”四部曲的升级版坚持活动和“家庭劳动技能”学习活动,利用青年书社录制劳动微课视频;开展“秋季居家劳作”和“冬季居家劳作”系列主题活动。

2.着重进行“校园劳动小当家”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设立多个劳动岗位——聘任劳动志愿者——成立校园劳动先锋队”的运行模式,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

3.结合少先队“红领巾奖章”评价体系,大队部开设“劳动小当家”特色章目,分别是“家庭小当家”“校园小当家”“社会小当家”特色章,搭建以“贴纸—勋章—奖杯”为载体的梯级评价体系。

4.组织劳动总结活动。利用元旦,开展“劳动达人秀”“劳动技能大赛”“劳动游园闯关”活动。

(二)完善和优化自信评价机制。

1.继续开展自信评价活动,将十星奖章的评比奖励更好地落实到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和教师教育教学中,其中1-2年级中着重开展试行,定期组织低段评价工作的交流;在评价过程中推选出每月“自信之星”的优秀学生,促进学生行为规范更好的养成。

2.形成梯级评价模式:每日班级奖励(家校本中呈现学生表现);每周班级小结(自主进行多元化激励);每月学校评比(橱窗和微信平台展示风采);每学期学校总结(表彰各类自信之星);每学年学校表彰(颁奖典礼,)

(三)丰富主题教育活动

每月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区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每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9月主要开展教师节、劳动主题教育活动(白露、秋分);10月主要开展“向国旗敬礼”爱国活动、秋季社会实践活动、中秋佳节传统节日活动、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国庆节、寒露、霜降、重阳节);11月主要开展第六个“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劳动主题教育活动(立冬、寒衣节);12月、1月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冬至、元旦、腊八节)庆祝元旦的劳动达人秀、劳动技能闯关赛等。

(四)进一步优化行为规范培养

始终把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核心地位,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

1.教育主题:依据“文渊好习惯”的要求,按月制定养成计划,9月“卫生好习惯月”,10月“行走好习惯月”,11月“用餐好习惯月”,12月“学习好习惯月”。每月大主题下,做更细的划分,包括:个人卫生、物品保管和整理、教室公共卫生、值日工作,进校礼仪、集会队列等方面。

2.评比方式:通过值周教师和大队干部双线督查的形式,实行每天常规检查,每周总结反馈,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并开展卫生大扫除、值日竞赛、书包瘦身、课桌减负等模板评比。

3.始业训练:分一年级和其他年级两大块进行习惯培养和巩固。一年级,开学第一周做好一年级“自信训练营”习惯学习和巩固,第一个月末进行达标考核,确保100%班级过关,对习惯薄弱的班级和学生做跟踪指导。落实“文渊自信之星”评价机制,激发低段学生习惯培养的积极性。加大低段班主任和青年班主任培养力度,每月组织一次习惯讨论交流,重点解决习惯培养方面的问题。其他年级,开学第一周做好习惯复活训练,对文渊好习惯的相关要求进行回顾和巩固。德育处每周进行习惯检查,对习惯薄弱的班级和学生做跟踪指导。

(五)进一步深化垃圾分类工作

在绿色新风尚的社会大背景下,在杭州生活垃圾分类新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学校继续切实深化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将垃圾分类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

1.宣传教育:通过利用学校宣传栏等宣传阵地,通过挂横幅、树展牌等形式,让“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人人知晓。各班级利用微官网、红领巾广播、班级黑板报、少先队活动等平台,宣传垃圾分类对保护环境,提升绿色品质的重要性。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绿色氛围。

2.纳入常规:可回收物不丢弃:以班级为单位,鼓励学生日常收集废旧纸张及其他可回收物,大队部每月中旬定期回收,根据上交重量予以表彰奖励。并于每月联系废品收购站处理集中回收的废旧纸张,所得款项纳入“红领巾”基金。其他垃圾不乱分:通过学校宣传教育和班级自主管理,学习分类方法,做到正确投放;易腐垃圾减量投:联合后勤部,结合用餐好习惯的要求,教育学生光盘行动,减少剩饭剩菜的倾倒量;有毒垃圾定点投:结合有毒垃圾主要来源的实际情况,在校园指定地点放置有毒垃圾桶,指导学生定点投放。

3.评价反馈:纳入行为规范评比中,德育处和大队部每日检查反馈和定期抽查反馈。每月奖评优秀环保中队和优秀环保小卫士。

(六)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系统进行班主任培训工作,重点以两支队伍为主,3年内班主任进行每月至少一次的专业培训,主要通过青年书社等活动载体进行,帮助这一部分的班主任更好地成长;

2.5-10年间的班主任(每年级确保1位)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自信班级创建、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承担主要工作。

3.继续开展红烛先锋班主任工作室活动,招募3年内班主任作为学员,学习班主任专业相关理论与实践。

4.增加班主任培训学习的机会。本学期开展1-2次的全员班主任培训,邀请德育(少先队)专家来校示范讲座,积极争取班主任外出培训的机会,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5.组织新一届班主任技能大赛,紧密结合区级技能大赛内容与形式,邀请专家指导,保障技能大赛更高级的水平和效果。

(七)进一步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1.每学期组织一次班主任家访工作,至少一次家长会。

2.深入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实践研究,通过公众号平台、家长会等载体,定期开展学习培训以及活动,促进家校沟通,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意识;

3.组建新一届学校家委会,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不断提升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

(八)其他工作

1.积极做好学生社会实践参观活动,与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本学期二课堂电子卷的使用率达到90%以上。

2积极做好区“品味书香 诵读经典”诵读、征文和演讲比赛,“向国旗敬礼”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等德育工作,并取得成绩。

3.积极发挥“五老”作用,做好关工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