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由来,这是一线教师每月主题都会思考与撰写的内容,也是教师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主题为什么而来,它为什么会存在在这个年段,它想给现在这个年段的孩子带来些什么?作为教师这是最基本的思考,也是最被忽略的问题。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会发现教师们在思考与撰写主题由来地时候,过多地以依赖教材所带来地思考,缺少对本班孩子地思考;或是有意识地要全面思考但是思考过程中会不知如何去抓取儿童经验。基于现状,锦绣教研组针对目前的问题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
首先活动主持人李诗杨教师针对本次的研修的主题进行了解释,也对活动流程进行了介绍,明确了本次研修的主题后,锦绣幼儿园的教师们开展了本次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氛围三个部分:
图1:李诗杨老师正在介绍本次研修的主题和流程。
聚焦案例,寻找共性问题
活动第一环节,聚焦教师们撰写的主题由来的案例,解读案例,寻找目前教师们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讨论中,大家基本梳理出“过多依赖教材”、“儿童经验捕捉太主观”、“资源链接缺失”、“理论支持太少”等。
图2:教师们正在认真的观察案例,找寻其中的问题。
依托理论,思考改善策略
对第一环节所梳理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基本是与儿童经验捕捉与筛选相关。于是锦绣教研组针对“儿童经验如何捕捉”进行了探讨,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过程中,大家借助了马赛克地方法获取儿童地声音,然后基于理论对儿童已经知道地,未来要知道的进行梳理,对如何抓取儿童经验有了明确的方向。
图3:老师们在认真的商讨解决的策略。
立足实践,验证策略适宜
通过前2个环节,教师们基本对明晰了主题由来的思考方向以及撰写方式,所以在第三环节,教研组针对小中大提供了三个主题,通过小组研讨的方式验证策略使用情况。然后小组成员派一个代表对本小组思考地几个方向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小组团队地看法。
图4:小组讨论主题。
图5:小组代表正在分享小组的思考。
本次教研活动在三个环节之后,基本解决了前期地存在地共性问题,同时也对后期如何基于儿童经验去预设活动脉络和思考主题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为下次的教研活动埋下了伏笔。
图:徐佳怡
文:李诗杨
审核:乔玉珠
2022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