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小学以艺术教育为学校特色品牌,一直在着力研究将学科教育和戏剧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及社团课程的拓展研发,让孩子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高效,我校把戏剧教育和学生的长远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大关小学自2004年开始成为杭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基地,与该校戏剧教育研究所共同开展戏剧教育研究与实践,曾合作完成《探索与实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戏剧教育》,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并先后获得“第五届(2004-2008)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杭州市第1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开始,大关小学又有幸成为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艺术教育”的实践学校。其间并在杭州师范大学影视创编黄爱华教授的指导下,大关小学在原有综合艺术课程的基础上,又率先开展戏剧教育课程的编写及实践研究,以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形式,同时在三、四、五年级开设戏剧选修课,尝试另一模式的学科性戏剧教学模式。担任研发团队的是时任学校教导主任石晓云老师任组长,骨干组员王咏梅老师,卜杭琴老师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新的研究突破点,全面铺开戏剧教育实践研究工作。大关小学已成功举办5届校园戏剧节,每次演出都是全员参与,是全校师生的节日盛宴。总之,大关小学在戏剧教育活动方面不断拓展,全面开花并都已初见成效。
一、戏剧校本课程------让生命之源充满活力的惊喜
学校戏剧的基础工作源于对戏剧的艺术理解和执着的坚持,自从我校成为杭州师范大学戏剧教育实践基地以来,担任重要导师的黄爱华教授,非常重视日常教学的工作开展,同时我校有幸申请成功了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程《小学戏剧教育实践与研究》。为此,我校把戏剧教育列入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项目,还把戏剧教学列入校本课程,至今戏剧教学已经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领军者。我校还专门成立了戏剧教育工作坊,由学校领导担纲总指挥,黄爱华教授担任专业导师,由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石晓云老师、王咏梅老师和卜杭琴老师担任主要授课老师。我校首先在三到六年级开设戏剧选修课,招募了对戏剧充满兴趣的孩子,孩子们的热情是非常的高啊!为了更好地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每次在开学之初,黄爱华教授都会对上课的主题、方式和方法作周密的前期讨论。老师们经常在一起研讨,一起构思,为整个学期的戏剧教学工作辛勤而不断的努力着。有时看着孩子们出神入化的表演,我们都禁不住为孩子们的进步和突破而喝彩鼓掌!
二、特色的戏剧日------让生命之力充满蓬勃生机
2010年6月15日,杭州市大关小学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戏剧日”----学校课堂戏剧暨儿童歌舞剧研讨会在浓浓的学术氛围中举行。研讨会分教学观摩和研讨两部分。首先,由负责学校戏剧课程开发的教育工作坊负责人石晓云老师执教戏剧课《职业DODO城》,该课由热身游戏、角色体验、主题活动三个框架组构而成,热身游戏和角色体验围绕戏剧元素展开,如通过滑稽夸张的表情、动作逗同学发笑,通过3条线索猜想角色的职业性质等。主题活动环节,石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记者、老师、警察、售货员、小贩、医生”6种职业,把同学分成6人小组,每组同学从其中任选一种,分别到台上表演该职业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动作定格,老师访问扮演者,学生自行设计台词回答。该堂戏剧课的教学目的是以各种职业的标志性动作为切口,激发学生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创意和想象力、创造力。
教研课后,杭州师范大学戏剧教育研究所所长黄爱华教授专门进行了点评。黄教授首先肯定了学校一直叫吃以来的浙江省教育科学2009年度课题,《小学戏剧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重要意义,肯定了戏剧课程研发小组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初步成绩。黄教授充分肯定了石晓云老师的这堂戏剧课,认为具有鲜明的港台戏剧教育课程特色,虽然课程形式借鉴了港台中小学的戏剧教育课程,但内容是原创的,能结合内地小学的文化背景、心智特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理解生活,促进人格的完善。黄教授还充分肯定了学校近七年来在戏剧研究与实践领域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及形成的浓厚戏剧教学氛围,令在座的课题组成员备受鼓舞。参加研讨活动的除行政班子全体成员以外,还有语文教研组组长胡鸣芳老师及语文组教学骨干王咏梅老师、卜杭琴老师、朱梅芳老师,卓亚平老师及艺术教研组优秀辅导老师林琼等其他相关老师。
三、多姿的戏剧之花------让生命之果充满甜蜜的芬芳
得知我们的戏剧节目即将再次参加区艺术的展演,我们又激动又觉得充满压力。为了更好地挖掘作品内涵,编剧黄爱华教授和戏剧组、艺术组的老师经过反复修改,不断交换意见,精益求精。但是我们的孩子毫无怨言,他们都说:“我们的演出就是为了表现最好的自己!”最后,在比赛之际学校又特别邀请了资深戏剧专家黄岳杰和陈安忆老师亲自作舞台指导,特别是对服装再次提出了建议,学校也根据多方意见全力配合调整背景板,想方设法配齐了服的所有颜色,以达到剧本最完美的效果。当得知演出节目获得一等奖后,学校领导、黄爱华教授也夸我们真是了不起,我们给每个孩子复印了获奖证书。让每个演员和我们一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幸福。是节目让我们紧紧地聚在了一起,是剧本让学校老师、我们的团队激发了最大的能量。
《借水》又名《水,生命之源》、《生命源》,在拱墅区第八届“运河之星”中小幼学生艺术节综艺类节目比赛中荣获现场比赛一等奖。该剧由杭州师范大学戏剧教育研究所所长黄爱华教授执笔兼艺术指导;在戏剧性兴趣小组王咏梅老师的精心排练下,终于结出了美丽的硕果,该剧主题鲜明,紧扣“环境保护”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描写北京、陕西、上海、云南4个小朋友因为环境污染严重而导致缺水,他们黄河奶奶和长江叔叔借水,结果两人都因病情严重而不能供水,于是他们想到向地球太祖爷爷借水・・・・・・。这个寓言性的小话剧,让刘铁虎、汪庆玲、刘焕程、孙�娴,陈瀚等小演员们深深地过了一把戏剧瘾。该剧在排练的过程中,先后得到过著名儿童编剧陈安怡老师和杭州师范大学黄岳杰老师的指导。孩子们投入纯真的表演,获得了杭州电视台栏目组老师一致的肯定。栏目组还特别邀请了中国歌舞剧院的著名导演高老师,参与该剧的友情指导,在舞台调度和歌剧表演方面大为增色。2010年11月10日晚上6点,大关小学原创寓言性校园环保剧《借水》终于在杭州电视台少儿频道与观众们见面了,而且是作为“小神龙剧场”的首播节目播出。这是大关小学多年来重视开展活动性戏剧教育所取得的又一可喜成绩!
四、精彩的戏剧课堂------让生命之曲充满精彩的感动
一群孩子像小鸟一样在教室中飞翔,一堆孩子像猛兽一样张牙舞爪,另外的在地上滚打摸爬・・・・・・看到这样的场景,你肯定在想这是什么课堂?这一幕就定格在2010年12月29日我校戏剧综合教研组的研讨课上。一课堂,耳边充斥的是孩子的盈盈笑声,满眼都是孩子尽情表演的身姿。
本次研讨活动分为教学观摩和研讨两大部分。活动一开始,由负责学校戏剧课程开发的教育工作坊一线参与者卜杭琴老师执教戏剧课《动物大合集》,这堂课分为动一动、仿一仿、演一演等主要环节。动一动的热身游戏和仿一仿环节都围绕戏剧元素展开,学生在音乐声中,尽情挥舞手臂、摇摆身姿;又能及时根据老师的指示,模仿做出各种人物形象的动作。
在“演一演”环节,所有的学生全体参与,团体合作,演绎出一个个小故事,淋漓尽致地模仿着森林中的各种小动物。该堂戏剧课的教学目的是以各种动物的标志性动作为切口,激发学生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创意和想象力、创造力、展现他们的个性化设计,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戏剧教学一直受到学校的重点关注和重视。课后,黄教授和学校戏剧课程开发的戏剧教育工作坊石晓云老师、王咏梅老师等共同对该课堂进行了点评与总结,充分肯定了卜杭琴老师热情活动,备课认真有创意、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等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值得改进和提升的建议。如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在亮点和高潮的设置方面都还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黄教授高度评价了我校一年来的戏剧教学工作,热情赞扬了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钻研业务的精神,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另外,他还结合自己的戏剧教学实践,介绍了自己在杭州师范大学运用戏剧教学法给学生上课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方法与经验。就如她所说:“内心有体验的表演才是真正的表演。”参与戏剧研发的老师们还积极采用生命教育的绘读本作为资源,让学生从演中吸取、内化更多深层次的内涵。
五、戏剧就是生命------让生命之力焕发美玉的内涵
2010年12月27日第六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云南省教育厅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司法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支持,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活动组委会和云南省“三生教育”研究会承办。在开幕式上,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致辞;中国关工委秘书长方强讲话;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常荣军作主题发言。最后宣布20名生命彩虹奖章获奖名单,并播放个人获奖理由。杭州市大关小学与台湾、香港等地共同荣获此殊荣。委员会宣布,这20名获奖名单是从大陆、台湾、香港各地选送的九十多位先进人物中选拔出来的。这次荣誉是对学校多年来对戏剧教育、生命教育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
戏剧教育是快乐的,也是有意义的。相信以后的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这样亲切自然、不露痕迹的方式,让学生更有收获,更有成长・・・・・・正如艺术家所说的那样:艺术让孩子们的心灵变得更加温暖和充实!戏剧教育让孩子们走向成长,体会幸福!
杭州市大关小学教育集团 王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