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来凤,一个是浙江省省会城市,一个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县城,直线距离1300多公里,唯一的联系恐怕就是从地图上看是在同一纬度上的两个点。从2018年开始杭州拱墅和湖北来凤间的距离却仿佛一下就缩短了,两地成为了教育对口扶贫结对地区。从那时起,一批批优秀的拱墅老师来到来凤,挥洒他们的青春与汗水。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的陆薇老师就是他们中的一位。4月10日,应区教育局号召,陆老师之身前往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大河镇中心小学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支教生活。半个多月过去了,让我们跟随陆老师的记录,一起走近拱墅老师的支教生活!
来凤・初见
大河镇中心小学的日常
第一周:大河初印象
4月10日,带着领导、同事、家长们的殷殷嘱托和无比信任,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机,2个小时的汽车,我与大关中学附属小学的领导和送教团队以及另2名短期支教的老师抵达了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抵达已是晚上8点多,来凤县教育局朱局长和大河镇中心小学的傅校长当晚亲自迎接了我们。
此行支教团队、送教团队和当地领导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人驱车40多分钟,一路上山林村落,来到了大山环抱绿水围绕的大河镇中心小学,这里就是我即将开始为期六个月支教生活的地方。学校的傅校长和向校长以及拱墅区派驻来凤大河小学长期支教的雷美央老师,热情陪同我们参观了校园。一路上我们对学校的基本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大河镇中心小学是一所远离县城的山区寄宿制学校,学校有2080名学生,103位教师,每班班额大约50-70个学生,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拱墅区长期支教的雷老师已在学校成立“美央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我们参观了工作室以及所属的“爱心书社”、“近墨轩”书法写作室等活动场所,雷老师提出的青年教师素养提升的“六个一”工程也正在学校积极开展。
当天,送教团队的何淑丹老师送课《年、月、日》;王雄云校长作了《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与选题策略研究》讲座;中午举行两校篮球联盟队成立仪式;下午我们一行参观当地两河小学和大河幼儿园,结对学校之间还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帮扶协作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第一天的支教生活行程满满,在了解了学校基本情况的同时,送教团队的课堂和讲座也是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深深为一直坚守在大山更深处的两河小学的留守教师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此次支教我的主要任务是一个班52名学生的数学教学和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4月12日是我正式体验学校节奏和与学生见面的一天,这里的学生说方言比较普遍,他们的课间生活非常丰富,学生的劳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第一次和班里的孩子们见面,发现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孩子们对我这个城里的老师充满了好奇,在向他们进行自我介绍之余,我也把大关小学的宣传片播放给了孩子们看,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我们还探讨起了目标、梦想和努力、坚持之间的关系。孩子们的单纯朴实、独立自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生活上,在当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已经快速的万事俱备,来自前方和后方的问候与帮助让参与支教的我从心里深深的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和幸福,也对今后支教生活的未知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
第二周:共谱渐进曲
在渐渐熟悉陌生的小镇和学校生活节奏的同时,这也是我和孩子们相互习惯和熟悉的一周,记住52个孩子的名字、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寻找班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这一周的关键。
早上8点左右,孩子们就基本到齐了,一天的生活从晨读开始,每天我的学校生活从组织早读带着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开始;大课间,跟着队伍与班主任一起督促学生认真锻炼;午间,和孩子们一起静心阅读;放学后,和学校的全体老师一起参与“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的教师大讲堂、教学沙龙的学习。
发现上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就不断表扬鼓励给予肯定;发现书写端正作业整洁的同学,就全班投影树立榜样;发现学习能力不错但是有些胆小的孩子,就让这些学生带读早读;发现班级中不够好的行为和习惯,就利用课堂时间全班讨论,共同解决。利用课堂时间,我也会把自己学校值周老师每一天发到工作群的学生早读、午间、放学后的照片与班里的孩子们一起分享,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用文字、照片和视频记录着他们的美。
一周的时间过得飞快,这是更多的熟悉身边同事的一周,更是与孩子们不断交流和沟通的一周。在不断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和查找不足之处的过程中,充分实践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周,我们一起谱写着支教生活渐进曲。
第三周:心向未来行
通过对孩子们一周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的了解,调整进度、落实习惯、扎实基础是本周的目标。一周下来,发现一部分孩子的计算情况还有些薄弱,我就定下每天坚持练习8道笔算的目标,扎实孩子们的计算基本功,落实算法的理解;利用大关小学“基于课堂常规打造的求美深犁课堂文化构建研究”的校本理念,从点滴开始培养孩子的课堂听讲和学习习惯;利用自己的十多年教学和工作经验鼓励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后也将争取逐渐开展“自主研究型课堂”的课堂实践,认真记录下在来凤支教的点点滴滴……
支教一段时间以来,背后是领导、同事、家长的支持鼓励,后方帮忙班级前期代课的中层领导、班级的班主任们、嘘寒问暖的同事朋友,都是在增加课务和管班时间用实际行动鼎力支持和表示关心,望深情不负。
作为拱墅教育的宣传者,这是一份使命和担当;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这是一份情怀和责任。有幸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一员,争取在有限的支教时间里多做事,在扎实挑担的同时保有对教育事业的激情,把拱墅教育的理念带到大山深处。虽能力有限但一定将尽力而为,相信离开时必定收获满满,也希望在离开时能为支教学校和孩子们留下些什么,为持续推动杭州-恩施两地教育协作迈向深入献出一己之力。
陆薇老师的来凤支教故事还在默默无闻地上演着,身后是牵挂着她的杭州家乡的家人、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们......
瞧,在出发之前,大关小学刘志华校长、陆军裔书记亲自到家,对支教老师和家人表示感谢,父母虽然身体状况欠佳但能对女儿的教育情怀这么支持表达了敬意。刘校长一再强调:在陆薇老师支教期间,陆爸爸如果要去医院检查或者有任何困难,学校一定会意不容辞。
在到达支教学校后,各级领导和学校同事们更是心系支教学校,关注在陆老师在支教学校的各种情况。杭州市教育局人事处边处长到来凤大河慰问3名在此支教的拱墅区教师。后方,陆薇老师在大关小学的同事们、所带班级的孩子、家长们还发起了向来凤小伙伴爱心捐献书籍的活动。
作为拱墅区第二批支教教师的一员,为期半年的支教生活已过去近3周。在接下来的支教生活中,陆薇老师还将在支教学校开展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讲座和公开课等一系列活动,尽自己的能力将支教的效益最大化。而大关小学也在筹划一个两校间的爱心读书活动。从此,大关和大河间的情谊就此播撒。
人,相互帮扶才感到温暖;事,共同努力才知道简单;路,有人同行才不觉漫长。趁,此身未老;趁,时光还在,作为一名拱墅教育者,我们向有情怀、敢担当的同仁们致敬,让我们共同努力,心向未来!
撰稿人:陆薇
审核人:严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