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不放弃自己的成长――记大关小学教育集团2018届新生家长学校

 

为了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配合学校教育的实施,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为学生的成长造就一个适宜的家庭教育环境。8月22日、24日,大关小学教育集团分别举办了为期两个半天的家长学校课程活动。本届新生家长学校活动,采取外聘专家和学校资深教师主讲的方式,从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家长心理调节,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家校合作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等各方面帮助广大家长了解孩子、掌握教育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

家长学校第一讲是由团省委少年部、浙江省少先队总辅导员、全国优秀辅导员、浙江省儿童工作先进个人葛红敏老师主讲《如何培养有能力的孩子》未来社会将从信息时代转向概念时代,改变会更多、更猛,更快、更不可测,所以孩子的学习生涯应当是以幸福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生涯。要让孩子既会表现自己的意见,又能考虑别人的感受;既讲道理,又讲策略;既坚持真理,又顾全大局。针对此问题,葛红敏老师认为家庭应当从小给孩子的自我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重视对孩子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其在今后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第二讲是由集团德育处主任阮亚孜老师主讲的“家校合力无缝对接”。家校的利益是趋同的,孩子永远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最大的心愿,也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家校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竞争与合作的时代,处在一个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家校合作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阮亚孜老师根据自身经验,从具体案例出发,详细地向家长们讲解了家校沟通的必要性。

艺术教育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家长学校第三讲,集团孙慧敏校长为家长们做了以“艺术对人生的影响”为主题的讲座。孙老师认为,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促进人格的形成,每个儿童都天生拥有着游戏的精神和艺术的心灵。在7-14岁期间,更应该让艺术教育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艺术教育和艺术学习的教育通常会在学生们人生的很长一段阶段才会真正显现,这种时间的跨度也恰恰体现了艺术的重要性。

孙老师不仅给家长们介绍了学校光辉的历史,也给各位家长介绍了各个乐器的特色,以便于后期家长和孩子对乐器进行挑选。除此之外,学校所推行的“艺术护照”也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分年段的艺术熏陶和详细的指导意见,使得家长们对孩子们未来六年的艺术特色培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第四讲是杭州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行为训练师,浙江省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会员沈群教授主讲的“新生家长心理辅导”。沈教授认为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天生优势,不能阻碍孩子优势的发。与此同时,沈教授也分析了一年级孩子常见的问题,并为家长提供了科学实用的解决方法。

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习惯的培养问题一直是家长最为关注的内容。24日,浙江大学博士,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二室主任,浙江省教育学会德育分会副秘书长兼班主任专委会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国强老师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为家长们细致解说了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从倾听习惯到整理习惯,郑,郑老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家长们在仔细聆听讲的同时也纷纷做了摘录笔记。

“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不放弃自己的成长;最好的成长,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作为家长,需要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科学的育儿观、成人观、成才观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家长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场地,是宣传主流教育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优良场所。大关小学的家长学校也已成为学校与家长交流的桥梁,为家长们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自觉地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提供了指导

为期两个个半天的家长学校活动很快便结束了,至此,新生训练营也圆满结业。面对新的挑战和征程,大关的学子们已经做好准备。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家长学校会越办越好,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窗口,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帮助大关小学的学生们一天一天进步,一步一步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撰稿人:申花一年级行政组 王玲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