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中午,申花四楼传来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五年级全体同学正在一齐愉快地剥毛豆。
“不好,时间只剩10秒。”一位同学正在使用干扰战术。
旁边一组的同学齐刷刷抬起头看向大屏幕,“还有时间,你这是在干扰我们,才不会上当呢”。
“这是心理战术,哈哈”,他得意洋洋地反击道。
在使用“干扰”、“偷袭”等战术的同时也丝毫停不下来剥手中的毛豆,可见,“毛豆君”的魔力势不可挡。
剥好了毛豆,整理好桌面,接下来要见识一下旧时使用的称了。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学会了辨识重量,知道了怎么称量,目光如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尽管旧时使用的称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了解了历史,才能更清晰地面向未来。
称完了毛豆,接下来,到了同学们在家大展拳脚的时候了。准备好辅材,将自己亲手剥的毛豆做成一道美味佳肴。紧接着,让人更加大开眼界的是,同学们为各自的美食都取了一个名字,或有趣如“红绿灯”、“疯狂的小豆豆”、“春暖瞎开”,或诗意如“绿肥红瘦”、“翡翠白玉会凤球”……
煮完了毛豆写毛豆,期待同学们将愉快的体验付诸笔端……
撰稿人: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