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日,富春五小、春江中小拓展性课程编写组一行来到大关小学申花校区交流拓展性课程。编写组的各位老师在小解说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园,了解大关校园文化和渗透的课程理念。

邵珠利校长以《以美育人成就多样人生》为题,全面地介绍了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的课程方案。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美善文化,艺术特色。大关小学始终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综合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改革思路,尝试通过美的独特视角改造传统课程,对课程较系统探索实践已有十多年时间。三斤半书包引发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是杭州市轻负高质实验学校。学校的课程追求是什么?――以美育人,各美其美。学校紧紧围绕美善文化、艺术特色和轻负高质三块金名片,着力构建新的以美育人课程体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和适性的教育,实现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有怎样的课程设置?――互补融合,协同发展。基础性课程审美化改造,拓展性课程多样化开发,让每个孩子拥有更多的可能性,着力培养品美、健美、雅美、能美、慧美、博美的毕业生形象。拱墅区学校推行8点半上课以来,校对孩子们的在校时间做了更细致的规划,力求有效落实课程设置,进一步提升轻负高质的教育品牌。

课程部主任葛蓉丽老师就学校特色课程的推进做了专题报告。在过去的几年里,养善课程、意现敦煌、意现山水、国际理解课程1.0版、自由日课程、六年十八游课程都获得了市级和区级的肯定。2017517日,《精品化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艺术类课程为例》被列入拱墅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大关小学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学校艺术基础性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策略与可行办法,探索学校艺术拓展性课程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探索艺术课程评价的有效载体与模式。

随后,各骨干老师亲自上阵,向编写组介绍了自己打造的精品课程。陈欣欣老师的《儿童剪纸》、王咏梅老师的《主持风韵》、方琼岚老师的《品味民韵》、蔡玲玲老师的《意现绘画》,丰富的视频和清晰的语言描述将一个个课程呈现在来宾面前,博得阵阵掌声。这些精品课程源于大关多年的艺术积淀,传承交融着各色文化,也在创新出更具有时代脉搏的文化,最终都给与会老师细细讲述着大关的特色文化。

 

 

撰稿:金海华

摄影:邵珠利、金海华

审稿:葛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