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移,坚持正道,干出实效
――大关小学教育集团2016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社会经济的日渐繁荣,通讯媒体的信息爆炸,使得学校教育众声喧哗,尤其是那些经由包装与粉饰的所谓的“教育现象”的出现与覆灭,使得学校教育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莫衷一是。滤尽浮华,淘沙见金,我们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人都深知教育不能搞“运动”,教育不是简单的流水线产品,教育也并不适合粗暴移植、夜郎自大。
毋庸讳言,当下的学校教育最为关键的是定力。这种定力,就是对于教育的真正理解,对于教育的深情满怀,对于教育的矢志不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是为了尽可能地满足和成就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是为了让每个孩子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大关小学百年的发展历程,自有其土壤和生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朝向学校的顶层规划,尊重并弘扬学校特色,契合社会与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待,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干出实效,是呵护百年大关教育生态的不二法门。
【工作理念】坚持正道,以终为始,积极主动
1. 坚持正道
坚持正道是要求对大关百年文化的认同。美善文化作为学校历经风雨岁月沉淀下来的文化基因,正在我们越来越多的校友、教师、家长、学生身上承袭。只有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学生认同和实践美善文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凝心聚力、同舟共济。
坚持正道是求得所有大关人的最大公约数。君子和而不同。这个“和”就是最大公约数。这个“和”就是崇尚襟怀坦荡、致力公平正义、倡导阳光互信;这个“和”就是少一些自私自利,少一些推诿塞责,少一些自以为是。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允许并呵护每一个“不同”,但其前提是要做到坚持正道,要展现大关人最大公约数的“和”。
坚持正道要求我们始终生于忧患、长存希冀、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均在正道的坚守。学校教育的正确方向、育人目标的坚定不移、领导班子的率先垂范、制度建设的以人为本、师生同事的融洽和谐、校园内外的风清气正都需要始终坚持正道。
2.以终为始
和内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显得微不足道。作为不断精进、朝向成功的重要法则,以终为始是要我们真真切切地明晰学校的坐标、自己的坐标、班级的坐标、学生的坐标等等,并且做出相应的恰切合理的愿景规划。2017年是学校三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我们每个年度每个学期的目标厘定、具体实施和目标完成情况描述都是对学校规划的进一步靠近,其中有成功亦有不足。这些成功和不足自将成为继续前行的基础和动力,自将成为不断实现规划的目标与方向。这是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上的以终为始。
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也都应有这样的自我规划,对于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既无需好高骛远,也不能得过且过,应当抓住一切成长的契机和发展的平台,壮大自己,让自己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学生指导、教育科研等等方面更加自信、更加体面,要始终秉承以终为始的习惯,有作为、有尊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3.积极主动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事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关小学的百年荣誉,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需要每一位教职员工、家长、学生积极主动、全心全力、众志成城。
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当努力让自己成为积极主动的人。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能够慎重思考,而非感情用事;往往以身作则,而非吹毛求疵;往往解决问题,而非制造事端。“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是我们践行积极主动的重要主张,也将成为美善文化的必然内容。我们每一位大关人都应当把能量集聚于“影响圈”,以自己的行动和定力使之不断扩大,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品牌维度和衡量指标中持续刷新大关的坐标。
【工作目标】
目标一 内外兼修,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着力学校教育国际化
目标负责人:罗才军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积极承办好 2017国际儿童阅读大会暨儿童文学创作与教学高端论坛。
2.着力打造学校国际交流高端品牌,注重艺术特色与国际化的融合,依托西澳大学孔子学院积极争取高端的国际化品牌展示项目。
3.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彰显传统文化、艺术特色与现代数字技术的融合。积极推进之江校区民乐馆现代数字化体验馆的升级改造,初步完成申花校区百年校史馆的二期建设。
4.切准学校教育方向,保障大关教育生态,着力课程建设,夯实学科质量。
目标二 加强党团工会职能,凝心聚力,不断增强学校美誉度
目标负责人:李启林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充分发挥党、团、工会职能,以活动为载体,倾听每位教师的心声,进一步凝聚全体教师,坚持正道,积极主动。本学期党、团、工会各开展至少一次的活动,尤其要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既丰富老师们的业余生活,也提升学校公众形象。
2.完成党员活动室建设,做实做强党建品牌。创新优化“青年义务岗”、“党员微信群”、“听读党章”等党建特色项目。发挥党团员教师的先进模范作用,形成工作上主动投入,积极向上;生活上相互体恤,相互关心的团队氛围。
3.依托德育处和少先队挖掘学校美善文化的延伸项目――家长学生公益活动,寻找一个公益项目,开展一次学校层面的公益活动,对大关美善公益行动、美丽妈妈组织等进行一次较有影响力的报道。
4.指导办公室、外宣组等继续发力,寻找新闻眼,做好常态的活动播报,不断增强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目标三 持续推进“以美育人”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学科课程整合及拓展性课程开发,谋划2017学年课程具体实施方案
目标负责人:邵珠利、葛蓉丽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借机课改种子学校契机,吃透课程改革文件精神和改革方向,分步落实学校“以美育人”课程顶层设计培训,印发全校教师人手一份课程规划方案,让全校教师共同了解并参与到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上来。
2.强势推进意现课程、国际理解、相乐校友三大创新品牌课程,积极探索基础学科如数学、劳技、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整合课程,优化自由日课程实施,扩大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影响力。
3.培育至少一门拓展性课程成为杭州市精品课程,转化或培育至少两门拓展性社团课程为拱墅区精品课程。
4.指导科学组积极备战区科技节,制定详细方案,责任到人,召开专题会议,过程跟踪,争创优秀组织奖。
目标四 推进艺术品牌纵深发展,打造学校美善相乐德育品牌
目标负责人:孙慧敏、阮亚孜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扎扎实实推进艺术护照的实施,使之成为学校育人和评价的重要改革抓手,不搞形式化的凌空虚蹈。探索护照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上的意义和作用,以申报专项课题、聘请指导专家、开展实践研究的方式助力艺术护照的有序实施。
2.融聚学校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艺高文化、浙江音乐学院及广大从事艺术工作的校友等力量,引进“艺术大师进校园”项目,提升师生艺术品位,积极争取一到两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平台和项目,推进艺术品牌的纵深发展。
3.开展问卷调查及家委会议,探索基于学校特色、师生家长价值观融合的德育品牌,契合已有资源和优势,落实“以美育人、美善相乐”的宗旨,积极打造具有大关小学特色的德育品牌。
4.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活动设计,探索德育活动的课程化,汲取集团各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亮点活动,开展不同年段、特色各异、精彩纷呈的系列德育活动,注入品牌内涵。梳理出“美善相乐”德育品牌的基本课程内容。
5.提升班主任专业化研修实效,充分挖掘资深班主任的引领作用,提升年轻班主任的管理班级能力。组织开展集团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竞赛,完善班主任阶梯化成长序列,为各类班主任(辅导员)选拔、评优活动奠定基础。
目标五 保障学科质量,落实轻负高质,开展系列学科展示活动
目标负责人:林上幸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继续推进课堂深犁活动,开展名优教师课堂开放及展示系列活动。邀请名师名家进校指导,着力推出不同学科名优教师,以专场展示、名师工作室建设、成果展览等多种方式为名优教师搭建平台,提升知名度和话语权。
2.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督的专业指导。拉响学科质量危机警报,向兄弟学校取经,学习优秀的教学质量管理经验,同时重心下移,聚焦课堂教学研究,落实各学科日常教学、作业批改、单元质量过程性监控等措施。探索精讲精练、一科一本、高效学教的教学模式,推广有温度的、轻负高质的课堂。
3.继续推进一本作业本建设,结合教研组活动全心研究作业设计,在设计体系、题目精选、反馈改进等方面有切实的过程和学理的思考。组织各学科相应的活动、搭建平台,让一线优秀学科教师总结经验,进行至少一次观点报告。
4.探索“小脚丫•笃美路”教学评价体系,初步建立阶段(或主题)过关的过程性质量监控及评价制度。完善低年级无纸笔及非抽测年级部分学生免试制度,着手开发免试生课程。
5.本学期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竞赛活动各一次,可结合国际阅读大会、自由日课程等,营造校园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平台。
目标六、倡导应用融合,聚焦信息化亮点打造、应用推广与成果积累
目标负责人:韩芳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刷新信息化应用亮点打造,以“3D创意、暴风影音、民乐主题社区”为三大主要抓手,通过本校教师结合外聘教练的方式,排练一个电子乐队节目,制作一些简单的3D作品,协同大队部成立一支民乐主题社区引导团队。
2.汇总校园网应用反馈,完善校园网所有模块的信息建设。梳理成绩分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完成所有功能修正并上线。推进排课系统模块应用,根据德育处需求制订雏鹰争章等模块功能并全校推广。
3.加快两校区录播教室建设,使所有设备上架应用,初步完成之江校区中心机房改造方案。
4.规划好教育技术处各项工作,带好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各有分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组建信息化应用队伍,让有热情、有能力、有恒心的一线学科教师参与到信息化应用中来,组建学生信息化应用精英社团,挖掘家长资源,借力家长开发项目,在各项赛事或动画、微视频等信息化成果评选中有所突破。
目标七、锤炼艺术品牌,备战艺术节,尝试成立艺术教师工作坊。
目标负责人:夏珏及全体艺术组教师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积极参与各项艺术比赛展示活动,甄选优秀作品,备战艺术节。不断夯实以国乐为龙头,歌表演、江南丝竹、曲艺评话、合唱表演及绘画、摄影、书法、工艺等协同推进的艺术品牌。
2.着力加强团队建设,在个人专业成长与团队精神,艺术气质与职业精神之间取得平衡,积极朝向德艺双馨,建设一支高精专且有良好口碑的艺术教师队伍。试点成立学校优秀艺术教师工作坊。陆续为专业突出、指导有方、口碑卓越、德艺双馨的艺术教师成立工作坊。本年度试点成立一至两个工作坊,让艺术教师人尽其才,纵情发挥。
3.积极细化艺术护照实施,规划校内艺术护照内容落实节点及具体操作,如大关学生必须观看的十部艺术电影等等。着力扩大艺术护照的实施意义,真正为学生艺术情感和内涵的丰富与提升助力。
4.在曲目选择、排练和演出中加强指导跟进,努力呈现迎合时代特征和主流文化,展现精湛技艺的艺术表演。邀请外援专家帮助节目创作,参与节目审核与修改,整体提升节目质量。
目标八、落实和美大家发展群工作,提升科研管理、培育美丽教师。
目标负责人:严莹及教科室成员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保障校区工作稳步推进,协助校长(群主)落实和美大家发展群工作。落实发展群名师社团走课、群本活动展示等。
2.指导教科室成员积极规范学校教科室等级提升工程硬件、软件,建立流畅科研管理模式,全力打造示范教科室。
3.理顺各级课题管理网络,层层推进课题及论文体系,力保科研绩效。提升“一课题一档案”科研管理基础上,重点落实3月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工作,提倡“人人有课题”工程。
4.将科研互助小组工作落到实处,以老教师的工作经验与年轻老师的写作能力相结合,带动全体教师的科研热情,提升教师整体科研水平。
5.继续完善教师培训教育工作,特别是旭日学校工作与省平台师训工作,力争无痕与高效管理,丰富青年教师培训形式和项目,积极培育美丽教师。
目标九 创新体锻模式,培育特色体育项目,不断提升学生的竞技成绩
目标负责人:徐胜、陈益杰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加强体锻达标顶层设计,吸收区内优秀学校的成功经验,在学期初即进行整体规划,各校区班主任要积极支持学生日常体育锻炼与体训工作,与家长沟通协调,全力保障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争取年度考核不失分。
2.完善体育工作奖励实施办法,培育特色体育项目,策划开展全员运动会及对外展示活动。
3.建立以申花为主,大关为辅的良性竞争机制,形成运动员梯队,保证运动队在高位运作,保证参训教师、训练时间、训练强度、器材增添。
4.积极争取班主任、副班主任和家长的支持,共同关注学生的体锻达标训练,合理借力大课间及在家训练时间,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提升。提升学生竞技体育成绩,备战运动会,本年度争取成绩有所提升。
目标十 完成两校区各项装修、场馆建设、专用教室改造,提升校园品位
目标负责人:张国明、卢斌、蔡玲玲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有序推进之江校区各专用教室建设使用,教学楼走廊外墙美化、五楼艺术长廊、教师办公室、通风系统和中心机房改造等工程的立项、设计招标、咨询单位招标等相关工程施工前期工作。
2.全力完成申花校区顶楼连廊、学校走廊、艺术长廊、地下车库、东门岗亭、专用教室、外墙注浆等工程的设计、招标等施工前期工作。规划2017级新生的教室,配置好相应的教学设备及办公场所。
3.进一步完善两校区家长接待中心建设,协助推进民乐馆现代数字化体验馆升级改造及申花校区百年校史馆建设。
4.不折不扣做好两校区各项后勤工作,两校区借用物品手续齐全、完整。积极争创A级食堂。
【工作行事历】
本学期授课:
2017.2.12―2.17为第1周;6.26―6.30为第20周。2017.7.4左右放暑假。
二月份:
◎始业教育、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行为习惯活动激活
◎期初洁美班级评比、家访活动情况反馈、护生岗活动启动。
◎教学科研课程专项会议暨课程改革专题会议。
◎与艺高文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商议合作细节
◎拓展性课程选课走班设置。
◎召开科技节专题会议,布置落实相关工作。
◎百年校史馆、民乐数字馆设计施工。
◎外教聘用到位,准时上岗。
◎外宣小组明确各线分工,确立本学期外宣目标。、
◎新一轮教师省平台选课、审核工作。
◎群旭日学校工作开班暨新教师技能展示活动。
三月份:
◎国际化交流项目启动与推进
◎与华师大专家梳理学校课程基础,商定课改重点培育项目。
◎推进国际理解课程,启动相乐校友课程,成立课程开发小组。
◎全力迎战区科技节。
◎六年级“千里马”活动启动。
◎完善实施体育培训与竞赛奖励实施办法。
◎两校区录播教室建设启动,中心机房改造方案确定。
◎三八节庆祝活动。
◎学雷锋月主题教育活动。
◎区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及教师课题“一对一”指导工作安排。
四月份:
◎圆满完成之江校区招生工作。
◎全力迎战区科技节。
◎全面迎接省市区各学科教学质量抽测。
◎课改重点培育项目论证,申报区第五届精品课程。
◎分学科开展课堂深犁教学研讨月活动(综合学科)。
◎一本作业本建设,推广有温度的轻负高质课堂,树立典型、梳理经验。
◎成立教代会筹备组并开好教代会。
◎学期家长会、家长开放日。
◎科研“一对一”帮扶、结对工作安排及区论文“一对一”指导工作安排及送评。
◎六年十八游课程之春游实践活动。
◎数学、科学学科竞赛活动。
五月份:
◎承办国际儿童阅读大会暨儿童文学创作与教学高端论坛。(校长室)
◎全员体育运动活动(四月末五月初)
◎录制拓展性课程经典课例。
◎策划拓展性课程展示活动
◎语文、英语学科竞赛活动。
◎工会组织策划第三次教职工疗休养活动。
六月份:
◎全力备战六年级教学质量评估。
◎圆满完成策划申花校区招生工作。
◎实施低年级无纸化评价方案;建立免试生制度,实施免试生课程。
◎召开2017学年课程实施专题会议,部署实施办法。
◎各级课题成果评比工作指导及送评。
◎“和美大家”群旭日学校学年总结,暨三年旭日教师结业活动。
◎与教导处、德育处联合进行学年教科研课程成果展示活动。
七月份:
◎迎接区教研室各学科质量调研。
◎期末结束工作。
◎六年十八游之夏游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