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大关小学创建于1910年。她南涵西子湖的灵韵,北倚古运河的沧桑,拥有百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学校艺术特色享誉全国,素有“艺术的摇篮”的美誉。学校文化品牌闻名遐迩,“以美育人、各美其美、美善相谐、美善相乐”已成为学校的精神内核。学校承续传统,积极开发指向核心素养“国际视野、求美向善,让每个孩子拥有更多可能性”的特色课程,以前瞻的育人理念、优质的教育质量、卓越的艺术特色和尚善的公益情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学校“美善相乐”的德育品牌语出荀子的《乐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意为礼乐相辅而行,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高尚的情操,美善自然而来。“美善相乐”契合学校对毕业生形象的确立,符合百年大关培养的诸多学子的价值观,更符合社会对大关小学教育特色的期待。
大关小学的“美善相乐”德育品牌架构主要由“美善相乐”的德育课程、“美善相乐”的德育活动、“美善相乐”的家校共育、“美善相乐”的德育评价四大支柱构成。
一、“美善相乐”的德育课程
(一)国家基础性德育课程
国家基础性德育课程目前主体为一、二年级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至六年级为浙教版教材《品德与社会》。此外,《小公民》、《人•自然•社会》等地方编纂教材也会与国家教材打通使用。执教的教师绝大多数为班主任,在课程排定的过程中,学校还是坚守德育课程的过程化与全程化。目前,品德课程留有较大的课程开发与建设空间,很多课文都只是框架,班主任教品德课程,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实时发生的班级学习生活事件转变为鲜活的课程资源。品德课程的评价目前也与学校整体学生的评价融合起来,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课前调查,课中反馈,课后延伸与拓展。依托、使用好配套的《活动手册》。
(二)校本拓展型德育课程
1.养善课程
源自真实的校园生活,呈现师生的善和美,通过生动鲜明的寻善案例,让美启发美,让善带动善,以身边人为榜样,层层推进,形成为“发现美善―记录美善―学习美善―践行美善―发现美善”的良性循环式学校德育特色课程,进一步促进学校美善德育品牌。
首先,学生通过家校联系手册中的“美善日记”,每日记录身边的美善小事。其次,教师每周批阅,推选感人的美善故事,入编到学校《寻善日记》。《寻善日记》。再有,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按照“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集体”三个方面选择合适的故事,汇编成学校的《养善课程》。最后,班主任结合谈话课和班会课时间,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养善课程》,进行专题学习和讨论,到生活中再次发现美和善。这些年,我们一直坚持汇编《养善课程》、《寻善日记》,学生美善亮点无数,温暖校园。
感动星期一:养善课程最隆重的活动就是“感动星期一”。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中由寻善者在“感动星期一”环节分享美善故事,行善者走红毯上台,并发表简短行善感言,校长授予“感动星期一”奖章,并接受鲜花和掌声,再由行善者将美善故事卡上墙。每个月末大队部以班级为单位收齐下月的美善故事,并对故事进行审核,制作美善故事卡上墙。
通过这样有仪式感的活动,是想将养善课程的评价更直观更有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美德,就从小小的善开始!
2.“相乐校友”课程
大关小学拥有非常丰富的校友资源,遍布全球各地,在各行各业享有良好声誉。新时期,大关小学提出了美善相乐文化品牌的建设,校友课程应运而生。
“校友之音”:了解大关历史,聆听童年故事,感受母校情结,传承大关精神。
“艺术之眼”:与校友切磋艺术技能,着力培养创新思维,领略高雅艺术。
“时代之声”:带领学生对话校友,感受祖国的繁荣发展、个体的蓬勃成长。
“未来之光”:进行校友的跟岗体验,引导做职业规划,感受不同职业的意义。
以采访周、推广周、分享周、嘉宾有约等环节,面对面采访嘉宾,并组织主题班会课、故事聆听、征文绘画比赛,以此增强对优秀校友的成长故事和先进事迹的学习和了解,增加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自豪感,争当优秀的大关学子!
3.“六年十八游”游学课程
十八游是走出校门,走向如博物馆、美术馆、工厂、农村、森林、小溪等,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游学课程。学校把过去传统的春游、秋游和学校特色的夏游合在一起,统一规划,明确不同学段的活动目标与实施办法,成为每年三次的六年“十八游”综合实践课程。课程可分为艺术、风光、眼界及体验四大门类。
课程遵循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四大原则,以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本课程特别关注孩子们在实践中的交往礼仪、团队意识、国际认同、家国情怀、环保意识等。
4.艺术护照课程
立足于学校艺术教育的传统文化与特色,全面呈现艺术护照运用的过程和成果,是学校教育管理评价的一种全新尝试。将六年的艺术素养规划为递进式的“六年三阶段,每段十项目”,采用护照签发的形式进行有序开展和落实。护照内容丰富多彩,对校内外的艺术活动进行有机整合,采用“线上展示、线下PASS”的现代教育技术运行模式。
2016年9月12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同志一行莅临学校,对于学校通过艺术护照这个载体,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艺术底蕴的创新做法赞赏有加。
5.新生礼仪课程
通过暑期为期五个半天的的礼仪课程,使新生对学校生活、学习常规有初步的认识,为其能积极转变角色,较快适应学校生活做好铺垫。
课程内容包括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用餐礼仪、整理习惯等学校常规养成训练。训练内容统一要求,利用“习惯养成微视频”对孩子的校园学习生活习惯进行规范培养,对孩子的表现进行每日反馈,并能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考核。
此课程,着力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了解小学的学习习惯与日常规则,更好地适应小学的上课时间与学习强度,能够在开学时顺利地融入小学生活。
二、“美善相乐”的德育活动
1.创意迭出的开学典礼
“我是小学生”开学典礼活动: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新一年级的孩子们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艺术护照,并开展开学第一课,在学姐的带领下认识美丽的校园,参观学校的民乐馆、校史馆。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意识到身份的转变,并且对于校园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了解了学校的文化与历史。
2017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更是与学校“第十二届英语节”相结合,在开学之初给了孩子们满满的惊喜。本学期的英语节展现中华传统文化,模拟“一带一路” 通商贸易。创设古代贸易情境,学生穿唐、宋、明、清四个有代表性的朝代的服饰穿越到古代,通过游园的形式,在真实情境中,了解元宵、端午、中秋、重阳四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和习俗,并通过英语交流,进行贸易买卖。校园各处都充满了中国传统节日元素,学生身临其境,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又具有中国心、中国魂的美善大关学子。
2.着眼公益的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上六年级的孩子们不仅结束了自己的小学生涯,同时开启了新一阶段的学习生活,但是保护环境的公益之心不变。以毕业典礼为契机,将“求美向善”的理念影响孩子的一生。
3.艺术节
艺术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持续两个星期,期间举行多种形式的艺术选拔,如书画、声乐、舞蹈、器乐、综艺……活动邀请每一位学生来施展才华、张扬个性,互相分享健康成长的喜悦和阳光童年的快乐!
大关学子亮出各自的绝活来尽情演绎,用优美的歌声、动人的舞姿、色彩明快的绘画,展示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用饱满的自信和激情来表达对艺术的热爱!
4.科技节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充实校园生活,学校举办了以“低碳环保、创造未来”的科技节,用科技改变生活、用科技改变未来!
科技节活动丰富,有“梦想起飞”――纸飞机大赛、“畅想科技――模型专场比赛”、“我心中的未来世界”――主题演讲活动、“低碳环保”――春游科技实践活动、“健康生活”科普讲座等项目为爱科学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们更加自信,更加阳光,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让师生走近科技,领悟科技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阅读节
以儿童阅读的实践展示,童书主题活动,各年级分类阅读、阶梯阅读活动、国际儿童阅读大会等营造浓郁的儿童阅读氛围。以课本剧、诗歌节、儿童戏剧、读书小报、校长讲书、逛个性化书店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品行滋养,感受情绪体验,实现普世价值观的确认。
6.体育节
体育节每年进行两次,分别为四月底的全员运动会和十二年底的体育年会。
全员运动会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赛事,主要以趣味体育项目为主。如“最长的绳子、旋风跑、踏石过河”等,旨在营造崇尚运动的氛围,享受运动的快乐,学会团队拼搏,展现态度与责任。
体育年会有拔河、长绳、短绳三类共计6个比赛项目,利用冬季适宜的运动,发展学生协调、灵敏、力量等体能,培养运动习惯。体育节所有比赛也都以团队形式举行,旨在比赛中让学生强化团队意识,懂得齐心协力,学会互相鼓励,促进团队进步。
三、“美善相乐”的家校共育
1.“美丽妈妈”组织
大关小学的家长们不仅素质高、有爱心,更乐于奉献,妈妈们更是自发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幸福特派岗、膳食岗、接送、公益等活动中,都能看到“美丽妈妈”们的身影,她们带领孩子反馈社会,弘扬了美善文化。
2.自理能力培养系列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家校共同努力,巩固和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达到效果。大关小学针对孩子们的生长规律,编排了适合各个年级的自理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家校共育的实践方法,促使孩子们培养自理能力。
3.小队公益活动
在每年的寒暑假,大关小学的孩子们在美丽妈妈的组织下自发形成假日小队展开各式各样的小队公益活动。队员们走上街头擦小红车、看望辛苦的环卫工人、自制海报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无论是小区还是商区,都能够看到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大关学子。
四“美善相乐”的德育评价
1.“六美”评价体系
为积极贯彻学校“以美育人、美善相乐”的教育理念,根据学校已构建的学生争章活动评价体系,按月评选出慧美学生、雅美学生、品美学生、健美学生、能美学生、博美学生,期末在此基础上推选出“美丽学生”。
“美丽学生”的评比分为六个单项,每项对应一枚奖章(慧美学生―学习、雅美学生―艺术、品美学生―品行、健美学生―保健、能美学生―实践、博美学生―悦读)。采用学生自主申报及班级考评相结合方式进行,每月每位学生可申报1-2枚奖章。所获奖章在该学期内均有效,不必重复争章。期末各班在平时单项争章的基础上,推选出20% 的“美丽学生”,此荣誉为学期校级综合荣誉,区、市级推优评优须以此为依据。
2.浙江省中小学生行为规范
《浙江省中小学行为规范》是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学校通过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对《行为规范》进行解读和讨论,让学生看懂、记住、做到,并将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情况客观记录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列为学生“品德表现”评价的主要内容。
就读于大关小学申花校区的305班学生---李雨桐,根据《浙江省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还绘制了原创绘本。下期我们也将印发给学生人人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