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云图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拱墅职高  何晓虹

   

这是一个传奇。

只是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相处了十四天的课,

却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也许,必然还将一直传下去------

记得余秋雨先生说过,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     每个星期二,米奇来到十六年前的教师莫里身边,在付出了时间(当然是心甘情愿地),付出了体力(飞行1246公里),付出了拥抱和抚摸的时候,忍不住地泪湿,宛若与老友重逢,却深深地被老友的沧桑所动。写下了这本并不很厚实的书(73816个字)。

这个星期二人的故事结构呈双线型,大学的青春而温暖的回忆,生活现状的茫然无奈,不仅仅为我们勾勒出米奇的青年时代,成年后的追名逐利,这自然是一种鲜明的比较。同时,也自然地解释了年轻的学生为什么如此渴望见到十六年前的教授,如何唤起了心底的善良和信念?16个星期二,如何温暖而奇妙的瞬间存在?

米奇说“怀念他对人性的执着,怀念他那双乐观而入世的眼睛,怀念他的笑声。”米奇的生活也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改变。曾经的焦头烂额,为工作束缚;曾经的爱情,总是无极;曾经的兄弟,远在天边;因为莫里的出现,真正的感受到世界的和谐与美丽,无论个人情感困惑,还是工作重负,都在迎接的月光中烟消云散。

米奇在成长,我们在成长。

庄子有一而二,二而三,三而无极

对于这个星期二的故事,当然,或许我想多了,或许比我想的还多。

 

 

       

“我忘了。他记着。”

    《相约星期二》十周年纪念版全球同步发行时,米奇.阿尔博姆序言答谢读者。米奇十六年后来到莫里面前,莫里的一句话“十六年了,你怎么不叫我教练?”打消了米奇所有的迟疑。

没错。他一直在我们身旁,从未走远。

不仅仅是感受,还是一种深切的感悟。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感悟情绪,称为共鸣。才女张爱玲说道: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他要你来。

他在等你。

握住。

爱你。

此情此境,最动人。

这是第十四堂课“道别”。似乎,十六年来,莫里一直等着米奇,看着米奇。

人与人交往,能做到心灵相通,意气相投,是最高的境界 。在“相约人生的路上”是要有一种共鸣的,在这个人生问题上达到共鸣,是多么不易!

共鸣的前提是对彼此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和认同。因为莫里建立了这一种人类活动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爱护-----这一模式充实着他的生活,也潜移默化着米奇。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米奇,原本陀螺般乱麻似的生活,开始有了感悟,渴望追求心灵的宁静。更多地开始了传播和布道。

    这段时间,又相继地读了米奇.阿尔博姆之后的作品《一日重生》、《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米奇“用一天的时间,和你所爱的人共同度过,一天就能改变一切”。毕淑敏说“爱你的亲人,爱你的兴趣,爱你的工作,爱你的生命。走下去,通往天堂。”

温文尔雅的睿智,如同雪球滚动、融化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的冰冷和幽暗。

  “知道怎样死,才知道怎样生”。

    随心而行,用心相约。  

    他人到自我,而我自然没有达到。我试图奔走在感悟的路途上。我奢望着,哪怕,感受在片刻之间得到一种宁静。

通过那个索引的窗口

  一株玫瑰爬了进来 

有时一阵轻风 

从黑海吹来(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语)

 

愿从喧嚣中走向沉静。

其实,我内心一直喧嚣,一直不宁静。

 

        

    

一本书,一篇文,一堂课,只是冰山一角。

但一定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达,冷暖自知。

什么是观?观就是看,世界观就是看世界,人生观就是看人生,价值观就是看价值。可是,在喧嚣世界中,又如何把持?又如何传达?即使传达,传达方式千千万万,在文章中称为写法,在教学中称为教法,在人生中称为活法。一个标点、一个用词,一个意向,一件事都是传达。他就是在表达着自己的选择,希望着自己的传达。

我就这样枯竭下去直到消亡?还是不虚度剩下的时光?

我就要死了,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呢?

莫里选择勇敢地面对死亡。

他选择成为一本人的教科书。

他选择终生的教学。

人不能光靠吃大米活着。(巴金《灯》)人总得靠精神活着。人总要有精神,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传达的过程当中,他可能会有很多的阻碍,他总是在传达着,传达着内心的权衡。

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擦屁股的权利也被完全剥夺的时候,莫里选择了文化的灌输,感受到依赖别人的乐趣。

当一个人精神到极崇高的时候,他可以摈弃一些外物,和自身的外物。

 

   审视自己的16年读书生活,16年的教学生涯。

最大的感觉是,一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往哪里去?如何到达彼岸?

我,一直极其羡慕有浓厚规划生涯的人,一直推崇“贵在知,贵在行”的有梦的人。人生的要紧处往往只有一两步,往往总在年轻的时候。我想回到从前,继续热情,我想回到年轻,还有渴望。

我想告诉年轻的自己。生活的选择路上,我错失了几处机会?我可不可以找回来?佛洛斯特的《林中路》留下一声叹息:路径绵延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老人说,生活中没有“来不及”这个词。

                    

                                                                       

想起了几堂课。

《名人传》中音乐巨人贝多芬失去了耳朵,可是神往着“一个人到田野里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宁愿做一棵树;《给你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失去了光明,可是她却能敏锐地感知树的美好;《世间最美的坟墓》托尔斯泰失去了生命,却将仁爱留在了那几棵给人幸福的大树底下。

失去,与爱的永恒存在。

昆德拉曾说“有些人一无所知,却掌握着大量的词语,而另外一些人无所不知,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阅读着一个老人一点点衰亡,无法挽回的失去,我们很容易同情和悲悯,可是他们不是为了悲悯,我们的教学同样,不是为了悲悯而悲悯。这是浅层的同情。我们的阅读和阅读教学,需要走得更深,需要有建设性,需要走入坦诚的爱。

   莫里老人说“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样健康。”我们认为这个老人即将失去生命,但,显然,你认为他失去的,和他认为他失去的并不相同。

  莫里老人担心失去的是人的思考。

  重读我们的那几堂课。

  正如树,无知无觉,可是它可以感受风雨雷电。

 我们的温柔的红杉树。

 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

                           

 

    听说,汪曾祺的孙女上小学时,语文老师让学生从名著中挑点华丽的辞藻用在作文中。她在爷爷的文章中找了半天,毫无所获,于是很恼火:“爷爷的文章一点也不好和别人的不一样,没词儿。你要是在我们学校,只能算是第三等。”

    初品似水,再品似酒。

   东晋陶渊明“常著文章以自娱”,“自娱”是主体,可也“颇示己志”,“诗言志”无疑,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纯粹的“以乐己志”?“诗”可言志,“文”不例外。“志”者,“情”也。

    莫里老人留恋人生,并不是恐惧死亡,而是强烈渴望能将自己的故事与人分享,能将自己的思想帮到别人。追求个人的道德价值,坚持爱的力量、宽容的态度和开诚布公的交流。老人深知身在情长在。

    记起鲁迅的《呐喊》,那个著名的铁屋子的比喻。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莫里老人认为,人类的文化和教育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惯性,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力琐事,一代代地误导下去。

季羡林说“志虑心物”,心就是精神,物就是外物。梁漱溟说人所面对的就是不外乎是人和物。不要为外物所缚。

老人认为要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放到了人生追寻的中心。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徐志摩 威廉·布莱克 《天真的语言》

    爱,或者死亡。

   莫里也是一种呐喊,一种精神的呐喊。一个终身教师的呐喊。

   米奇也是一种呐喊,一种重新审视自己的呐喊。

   这是一个人,这是一群人,这是一代人。

                       

   天山共色

                           父亲走过我们面前

唱着树上长出的新叶

(孩子们相信那到来的春天

          也会和父亲起舞翩翩)

------莫里的儿子罗布诵读E-E-卡明斯

 从前,在南北朝时,有一位坦荡荡的吴姓的朋友给一位朱姓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叫做《与朱元思书》,他这样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烟都消逝了,天与云与山与水,都显得那么空灵,透明,纯净,真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在白天也如黄昏时阴暗”;“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他或许想说,在现实中,见非所见,想非所想,境非所境。看到的和现实存在的总有相差(能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看不到的不一定是虚幻)。镜像都是虚像,只有识别真性本体,才能了然于胸,洞悉本源(诚如庄子云“请循其本”)。我这样“误”解,也许,这个就是境界,就是文化;而人生,可以是“境界”,更可以是“文化”。

人,并不是只是快要死的时候才会,而是“快死”迫切了表达,浓重加厚了底色。

但愿人生就是这样的,这样的历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文化,这样的境界。

 

       四月的天,清明如艾。山水合体为清,日月合体为明。这又是一个星期二。

 

 

 

我们都需要健康!

——读《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有感

拱墅职高  赵小平

每年的校本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今年更是不同,新增了一项C证的培训。在心理辅导站站长何老师的推荐下,认真翻阅了《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一书。本共分六大模块,适合中职学生三个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抓住每个发展阶段中职学生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以班级心育活动课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其次,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深刻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在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须发生根本改变。在我们中职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积极性,两极分化严重,老师们总是埋怨学生基础薄弱,这个能力差,那个能力差。我们何时会真正意识到:他们的学习能力也许并未出现问题,我们只须寻找一条心理之路或许就可将问题解决?近年来,中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心理行为偏差就发生了。我想,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不能只看分数,我们希望成就的是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学生。“不要把学生脑袋拿来填进知识,而应该把它当成被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角色是点燃火种的人。” 我们的课堂应是灵活的、富有个性化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只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不拘泥于传统的方式与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课堂,那么,我们的未来课堂一定是教师预设与学生生成和谐统一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会显著提高。让我们一改过去满堂灌的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的课堂,构建适合学生学情的、以学为主的新的有效的课堂!让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一同成长,共同进步!

另外,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这也是重中之重。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使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最后,也让我看到了当前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常说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去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我们自己的内心又如何呢?我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第一次认真看待自己,发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明确未来工作的动向。作为一个自然人,也需要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需要具备阳光心态。

总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亦或是家长,只要与教育有关,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娱乐时代下的教育反思

——读《娱乐至死》后感

拱墅职高  赵文卿

从来没有一本书可以让我为之迫不及待想与人分享,为之无时不刻主动到生活中寻找可以验证其思想的点点滴滴,并且真的可以找到诸多证据。《娱乐至死》做到了。

著者尼尔波兹曼,1931年出生,2003年离世,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首创媒体生态学。写作此书的目的,在于警醒世人: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此书大约写于1985年前后,那年我6岁,正是我女儿妮妮现在这个年纪,虽然无法回忆起太多的细节,但脑海中分明能感受到我的童年和妮妮的童年有着本质的区别。而这种区别的来源,在波兹曼看来,就是被大多数人所津津乐道的新兴科技。

30年前的科技水平与现在又有着天壤之别,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电视大约已经得到普及,人们已经渐渐习惯从电视中获得各种信息,无论有用与否,电视时代的到来,使得印刷时代及更早的口耳相传的言语时代渐行渐远。电视的娱乐性特征隐藏在其正义的表面形象之下,就算是本该严肃的新闻播报,也是在几十秒之后被切换至另一则毫不相干的新闻,没有余地供人思考,更不用说纯粹娱乐的肥皂剧、各种游戏节目、选秀节目了。人们在充满视觉和听觉刺激的电视机前,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人的思考(如果还有的话)变得短平快,而不是它本该有的深刻、长远。而在那个时期的中国,我儿时的记忆中,看电视还是一种很奢侈的活动,哪家有台14吋的黑白电视机,则必然成为左邻右舍羡慕的对象和聚集的场所。直至十二三岁时,我家也有了彩色电视,看电视成了我牵肠挂肚却又只能偶尔为之的兴趣活动,因为怕影响学业和视力,父母坚决反对我长时间在电视机前,然而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父母这辈却真正成了电视的“奴隶”,而曾经痴迷于电视的我竟然提出了绝然相反的意见。

如今,一旦忙完了工作或家务,人们总是习惯于打开电视,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是休息或放松,至于电视里放些什么,倒并不是很重要了。然而,近年来的电视鱼龙混杂,历史剧不是已还原历史为目的,渗入穿越元素让人获得前所未有的快感;各种严肃的题材必须要加入娱乐的内容——爱情、搞笑、特异功能等,才能获得批准得以上映(审查部门总是不能走在舆论的前面);家庭剧爱情剧则是越悲情越有戏,或越美好越让人欢喜,观看者总是入戏太深,或哭或笑,受制于那些编剧们深情捏造的剧情中直至走火入魔;娱乐选秀节目更是以博取眼球为第一要务,各种无聊的游戏,家庭团的煽情,似真似假的身世披露、艰难生活再现,无不是为了让人在电视前呆得久一点、再久一点,即便到了长段广告时间也不愿离去,因为广告也做得极为精美。没有人会从中获得多少于己有利的信息(除了天气预报),消磨时间是唯一的目的。坐地铁或出租车,去饭店吃饭,到医院看病,逛商场,你会发现总有一台电视会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帮你消磨时间;客人来了,打开电视,消磨时间;孩子闹了,打开电视,消磨时间和精力;晚上睡觉了,打开电视,助你“入眠”……

21世纪的到来,科技发展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电视成了老一辈人消遣的工具,电脑、手机(智能版,下同)则取代了年轻一代本该捧在手心的书籍。有人或许会觉得电脑、手机与电视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在我看来,这些都可以归为机器一类,因而,我们的生活逐步受制于机器,对于这一点,很多人看到了,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很多人甚至觉得这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节约纸张、低碳环保。但是,当一个人的思维也受机器所制约时,所造成的后果将会是多么可怕!与机器的对话是单向的、机械的,即便是所谓的互动式交流,也是夸大其词的产物,这一点,只消比较一下面对冷冰冰的电脑与人交流和直接面对面对话的情形即可,后者考验对话双方的能力必然更为全面。

波兹曼肯定没有想到电视之后还有如此发达的电脑、网络。他称上世纪80年代为娱乐业时代,因为所有的事务——政治、新闻、体育、商业、宗教、教育等——都是以一种娱乐的方式存在,他的命名统一适用于21世纪的现代,只不过载体更为先进、范围更为普遍、接受群体更为广泛。

回到我所处的教育领域,有一件小事或许能说明我为何钟情于此书。当我在学生中调查“你希望的语文课堂是       ”,90%以上的学生会用“活跃”、“生动”、“有趣”这样的词表达他们的期望,这看起来是很合理的诉求,然而,仔细想一想,仅仅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有多大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然的,但这么多年的调动之后呢?学生若只关注了外在,内化于心的思考又在何处?不仅学生有这样的期望,恐怕很多教育学者、行政管理方也希望如此,难道,沉默就代表失败或无效?在此,引用波兹曼在书中援引的一个例子:“亚伯拉罕林肯和斯蒂芬道格拉斯之间七场著名辩论的序幕,是1858821在伊利诺伊州的奥拓瓦拉开的。……在奥托瓦的第一次辩论中,道格拉斯以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来回答经久不息的掌声,‘我的朋友们,’他说,‘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沉默比掌声更得体,我希望你们能够用自己的评判力、理解力和良知来听我的演讲,而不是用你们的激情或热情。’”我很遗憾,在前面的调查中几乎没有一个学生提到关于思考的只言片语。教育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个体成为一个具备独立思考的人吗?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很可惜,当今的舆论导向、对话方式已经越来越让人偏离成为人的轨道了。

《娱乐至死》,这是一本足以让人警醒的经典,在娱乐至上的社会里,我们不能沉溺于享乐的快感中;在无可改变的事实下,我们的教育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改变;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思考的力量。

 

尊重先于爱,责任即是信仰

拱墅职高  陶勇慧

在一次学校的语文监考中,不经意看到了节选周国平文章的阅读理题,文中所述与自己的某些想法很契合,所以就有念头,找些他的书来看看。在图书馆里有一本《人间学术》,是周国平的自选集,收录了他各个时期的文章,他在序言中自嘲“这些东西算学术吗?我不知道,无以名之,就美其名曰‘人间学术’吧”。

仔细回想起来,并不是第一次读周国平的书。很早的时候,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拿来主义》有这么一段:“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这段话有个小小的脚注,大概写着“尼采:德国哲学家、诗人”。中学课本正面形象的人物居多,尤其是近代人物,除了莫泊桑曾经疯过,就只有这个哲学家尼采了。于是我就找了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来读,读的一头雾水,恰好一本解读尼采的小册子,是周国平写的,帮我找到了理解尼采的门径。由尼采开始,我认识了不少西方百年之内的各种流派的哲学家,想来周国平可以看作一位课外的哲学辅导教师,如果没有他的解读,也许我早就失去了兴趣,可能到现在只知道马克思的哲学。自此之后,再也没有接触过他的任何文字。这回读他的《人间学术》却有久违之感,恍惚之间像是在读自己写的文字。尤其是那些“思考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人生困惑和精神生活问题……关注信仰和法治的建立,批评中国教育和学术的腐败”的文章,许多都恰好回应了我对教育和现实的种种思考。

从师范大学当学生开始,几乎听到的每一个优秀教师的事迹,无不包含爱学生的情节,甚至有人总结“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但让我困惑的是,许多伤害学生的教师,同样也宣称他们是爱学生的,而且从剖析这些事件的专访、评论和调查中,发现这些教师曾经对学生提供过无私的帮助,也一直关心爱护学生,导致他们走向反面的诱因,大多是偶然的,但是大量的这些偶然事件中必定有更加深层次的因素。

阅读《人间学术》时我似乎看到了答案,周国平在议论人的交往的时候,这样写道:“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健全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靠的是尊重,而不是爱。道理很简单:你只能爱少数的人,但你必须尊重所有的人。”师生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恰好是最危险的观念,因为失去了“最后的界限”,这个最后的界限便是——你是老师,不是家长,尽管现在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把“狼爸虎妈,鹰式教育”作为成功的典范,这些都不是教师可以仿效的。

爱这种“魔法”在教育中的拥有的强大力量是不可否认的,不过我从来没听说过教师有什么“增强爱心”之类的培训,也许“爱”仅仅是一种情感,无法通过训练获得,但是尊重学生,是可以从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实践来促进的。爱学生,从尊重学生开始,也许你爱不了行迹恶劣的学生,但是你仍旧可以尊重他们。所谓“尊重”即是理解现象背后的事实。对于教师而言最大的最重要的事实,无非就是对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思考,发表了许多的言论,这些言论许多也成为从事教育的依据。在周国平看来“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教育的七条箴言》一文中,他选择了下面的解答: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简而言之,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获得内在自由。“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来自西塞罗的观点)。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来自杜威和蒙台梭利的观点)。既然每个阶段都有价值,也肯定了儿童的独立人格,放大来说我们面对的未成年人,尽管他们在生存上无法独立于成人,但是在人格上和成人是平等的,既然是平等独立的个体,那么尊重是首要的。

这些解释在某些人眼里是是事实,是行事的原则。世界上有太多的教育理念,我也无法认定他们到底哪些更加符合现实,我只能根据自己的历练选择特别相信某一些。所以,对于我而言,宁愿把它们当作一种信仰,一种从事教育工作的信仰,而非事实。一旦成为信仰,便有了责任自动自发的做与之符合的事情,便有了行动的自由和突破现实藩篱的勇气。

周国平的文章之所以受到欢迎,有大量的人去阅读,获得许多不同背景人群的认同,并不是他创新出什么独特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说出了这个时代的症结,说出了不少人想说的话,点出了关键所在,给了人们以信心。

也许,你去读了,也会找到。

在熟悉的地方寻找美丽的风景

——《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读后感

拱墅职高 王亚芬

读了郑英老师《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这本书,我觉得豁然开朗,其实做班主任是可以很快乐的,关键是你会不会在熟悉的地方寻找美丽的风景,有没有发现的眼睛。

书中的内容,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运用名字的艺术”、“与学生对话的艺术”、“奖励学生的艺术”、“惩戒学生的艺术”、“与科任教师合作的艺术”、“与家长合作的艺术”,这本书不是无病呻吟式的口号堆砌,而是在班主任实践工作中的一些细节的描述和一些特色工作的开展。让我受益匪浅,有以下几点感触:

首先,我们要具有一种乐业精神,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常听到身边的同事沉重地说:一想到要上班就心烦!一去上课就窝火!”现在作为班主任,身上的压力是越来越大,管理班级,教学,复习考试,岗位培训等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使我们在工作中越来越难找到快乐。常在工作中会听到或遇到这样的情况,班级内有些学生老是犯错,屡教不改,我们总会小到批评,大到眼珠子都快气冒了,用尽一切方法指正,常弄得我们身心交瘁,可效果却不太良好,当班主任真难,如果不改变心态的话,很容易生病的。

所以,我们就要具有一种乐业精神,放开才能承担,即成事实,调整好自已的情绪,转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心态决定一切,教即是学,教学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如果把班主任的工作看成一种快乐的事去做的话,那我想这样的情况就会少了。毕竟我们都还要当很久班主任的,一辈子也就从事了这个行业,所以要试着要在工作中寻找快乐,那样才能教得更加自如。

其次,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德育专业化来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要像郑英老师学习,立足于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在熟悉的地方寻找美丽的风景。郑英所做的事情也是很多班主任都在做的,只是她在常规工作中多一份细心,多一份用心,并注重积累。郑英老师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很少用指责、训斥、也很少唠唠叨叨、不着边际,更不会来嘲笑讥讽。更多的时候她是用简短富有寓意的小故事或者小案例来打动孩子们的,留给孩子们的是思考和沉静,更是收获感悟。

比如有个孩子课堂上表现欲很强,发言很积极,每次老师提问刚一说出,就抢着举手,若是老师没叫道,他就很不高兴。郑老师问他你知道吗?田间里留到最后的玉米往往是最好的。这个孩子很疑惑:为什么?“因为他们要被用来做种子。”是呀,因为要被做种子所以留在最后,最精彩的答案亦是如此。郑老师运用了简单的小故事“留到最后的才是最好的玉米”让孩子体会到的是一个大道理。在体会感悟之后,孩子们会更加投入到做那最后的玉米中去的。这本书是郑英的班主任工作艺术和工作能力的最佳诠释。其实,这也是班主任专业化和德育专业化的最好体现。想做一个有滋味的班主任,除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外,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德育专业化来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班级管理成效的提高。

如果我们更多的班主任当得有滋味了,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过得更加有滋味了。面对班主任工作,是“太烦恼”还是“有滋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自身,让自己过得有滋味,我希望能像郑英老师一样做一位教育的农人,默默耕种在教育的农田里,用耐心、细心、和恒心,努力去耕种着自己的农家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