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你,温暖我

双胞胎就像是一根树枝上结出的两个果子,外表也许相似,内在却不尽相同。就像你,妙涵。和妹妹外貌相似,性子却南辕北辙。一直都感叹基因的强大和人的神奇,而我非常幸运有近距离接触和参与到你的成长过的机会,在靠近你的路上我收获了很多。

挣扎的你,迷茫的我:

妙涵、妙彤这一对双胞胎女孩,分班时被分到了不同班级,在看到名单时我心里就打起了鼓,我们班的妙涵,你能够适应吗?

果不其然,开学之后的两个星期,妙涵是在泪水中度过的。她总是轻轻的啜泣,声音很轻,但眼眶通红,眼泪一簇一簇的不断流下来。通常我会上前蹲下,轻轻地拉起她的手,和她“别怕,妈妈下午吃完点心就来啦,在这里老师和同学都会陪着你的……”。但是我这轻飘飘的话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她用力的把自己的手从我手中抽出,脚步后撤,用胆怯的眼神偷瞄我。在她低头的一瞬间我甚至从她的神情里看到了恐惧。诶,我在心底叹了口气,说没有一点失落是不可能的。都说爱、拥抱是打开一个孩子心扉最好的办法,可是无论我如何的软言细语,涵涵都在抗拒,抗拒我的拥抱、我的问话,甚至到后来晨间接待时看到我走近都会向妈妈身后躲去。或许在她眼中,我就是把她从妈妈和妹妹身边掳走的大魔王吧。两个多星期,她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也没有和我有过眼神对视,甚至从家访时的陌生进化到了恐惧。看着她每天沉默无声的用手抹泪,那孤独、瘦弱的身影让我心疼又头疼,该怎么办呢?怎样做才能走进妙涵的心?

微笑的你,惊喜的我

2个月过去了,适应班级环境的妙涵不再哭了,可是在这2个月里我从没听到她和老师说一句话,和其她孩子的交流也屈指可数,早操拉圈圈时甚至不敢和男孩子牵手。这样沉默和孤单的涵涵让我担心,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吃中饭的时候,我正在班里看着孩子们的进餐情况,走到小狮子组的时候刚好看到妙涵用勺子勺了一点点饭要往嘴里吃。要知道平常涵涵吃饭非常慢,常常吃一小口停3、5分钟。难得捕捉到她在吃饭的动作,我有点高兴,鼓励的话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今天妙涵自己拿起勺子吃饭了,真棒!比以前有进步多了!”。说完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头转身去看下一组。

第二天一大早晨间体锻的时候,妙涵又一个人站在一旁不参加活动,我拿出一个皮球说“涵涵我们两个来滚球吧!”说完,我就蹲下把球推向了涵涵。其实我已经做好了涵涵对此不加理会的心理准备,因为之前太多次我向她发出交流和游戏的信号都被她“屏蔽”了。伴随着我夸张的“咕噜咕噜咕噜……”球滚到涵涵身边了,她突然蹲下随着我的话音把球接住,然后抬起头对着我轻轻地笑了一下。我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反应,这一刻的时间好像被无限延长,这个笑脸在我眼前被无限放大。反应过来后惊喜的感觉淹没了我,我的心仿佛久旱枯萎的田地被这个毫无征兆的微笑湿润了、填满了。之前的迷茫与沮丧在这一刻不翼而飞。

我兴奋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搭班,她也万分惊讶,问我你是怎做到的?是呀,我做了什么呢?晚上回家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妙涵的妈妈。她“是啊,她昨天回家还说老师表扬她,说她吃饭很棒呢!”这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也许一句真心的表扬与鼓励就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那把钥匙。

开怀的你,成长的我

现在,涵涵在班里已经会跟老师做些交流了,尽管生活需求方面的比较多,但这是我看到了一个好的开始。她也跟同学在一起游戏了,户外活动时我还能听见她和其她孩子追逐打闹的欢笑声。涵涵终于放松了下来,从紧张拘束的状态中挣脱出来,变得轻松自如。就像是褪去了坚硬外壳的核桃,终于让人看到了她“真实面貌”也让人闻到了含蓄醇厚的芳香。

当然,这几个多月的“拉锯战”也让我有了一些感悟和成长。起先的我给了很多自以为是的“爱”。热切的嘘寒问暖、亲密的牵手拥抱、甚至是降低原则,允许她不去排队、不自己吃饭。我刻意的做了这么多可效果却微乎其微,而真正拉近彼此距离的却是我一句无心地表扬。我开始回想,之前我是否给过涵涵真诚的肯定与赞扬呢?仿佛在我眼中她一直都是特殊的,需要我格外的“关心和照顾”。但是我却很少真正的去观察。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

这不禁让我开始思考,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确实,涵涵需要我的关心爱护,但是当最初分离焦虑过后,我还要这样过分保护吗。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孩子们也是,她们渴望成长,渴望学习新知、渴望得到成人的肯定。而我作为老师则需要观察发现,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从眼前这个孩子的能力、需求出发为孩子们提供适宜支持。做好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孩子很娇弱,但是她们也有极大的潜能。一位的保护只会阻碍她们的成长,合适的风浪才会推着她们奋勇前行。真正的尊重孩子、平等的看待孩子,认真的倾听孩子是我从涵涵的故事中收获的成长。

一句鼓励的话语换来一个清甜的微笑,一段付出让我收获不一样的成长。亲爱的孩子,原本是想靠近你,走进你,牵起你,没想到却是你的微笑温暖我、感动我、启示我。这也许就是和你、和你们相处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