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高品质教育的路上
——建新小学、新华实验小学2016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6年上半年,在我区教育局等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建新小学和新华实验小学全体师生的支持下,努力进取,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两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口碑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全员育人,打造德育品牌
全面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做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德育园地,让每一次活动都能促进道德提升。学校德育活动丰富多彩,继续发挥新媒体德育阵地作用,认真做好“建新—家校联盟”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工作,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家校联盟微信公众平台运行两年多来,以创新而富有实效的工作深受各界好评,订阅读者不断增加,在我区中小学微信公众平台工作中位居前列。同时,爱丽丝绘本馆成为拱墅区德育特色基地。学校少先队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被评为区雏鹰红旗大队,少先队考核成绩为满分。几年来,“文明礼仪新小孩”“家校联盟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我校卓有成效的德育品牌。
锤炼教师队伍,开拓成长空间
始终将师德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弘扬高尚师德。党员教师加强党性学习,开展党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继续实施“新师者”提升计划,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大胆启用、培养优秀青年干部,一批优秀青年干部得到了锻炼,逐渐成长起来;通过新师者论坛、教师读书会、外出学习等形式,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推动教师专业发展。2016年4月,我校成功举办全国首届核心阅读与儿童阅读课程高峰论坛,我校领导团队和骨干教师精彩亮相,《中国教育报》也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标志着我校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我校骨干教师开始走向了全国。2016年1月,学校被评为拱墅区2014学年校本研修优秀学校。
规范管理,科研突破
学校管理注重规范化、常规化,逐渐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领导班子坚持学校发展重大事项交由班子会集体讨论,民主决策。
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开展学科调研,规范教学常规。注重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将课题研究系列化。重视课题选题的培训,做好课题的过程管理。目前,11项课题在省市立项和获奖,14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4人在市区微课评比中获一、二等奖。2015年12月,学校教科室被评为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示范教科室。
课改立校,打造课程品牌
坚持课改立校的基本办学思路,两校着眼于课程改革,推出了一系列精品课程,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新小孩”课程体系。学校实施“新小孩”培育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并将校园活动课程化,已开设社团活动课程50多门,全校学生实现了走班,给学生搭建了成长、展示的舞台。
两校师生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可谓捷报频传。我们独立研发的“爱丽丝”绘本阅读课程已经逐渐臻于完善和成熟,爱丽丝绘本阅读课程具备了课程群的基本气象,并荣获杭州市精品课程奖。爱丽丝绘本阅读课程在《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创生与构建的经验,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夏洛网”国际理解课程被评为杭州市教育国际化专项课题,市规划课题立项; “原点”生活主题课程和“NO.1”想象力培育课程被评为拱墅区精品课程。“彼得潘”儿童戏剧课程应邀在首届全国中小学戏剧课程高峰论坛中做了介绍,受到一致好评(儿童戏剧课程也被评为杭州市精品课程)。2016年1月4日,《中国教育报》以极大篇幅刊发了我撰写的文章《统整与跨界:用减法丰盈课程》,全面介绍了新华实验小学进行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思路。2016年4月9日、10日,两校承办了全国首届核心阅读与儿童阅读课程高峰论坛,我校的课程改革受到来自全国各地近700位教师的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也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标志着我校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近期我校任命为全区中小学课改10所种子校之一。
高标准、规范化的后勤服务
近年来,学校后勤、基建任务繁重,坚持规范化、高标准,新华实验小学后期装修工程有条不紊,建新小学校舍改造工程也按计划进行。食堂多次迎接市区各部门检查,以高标准的管理受到上级部门与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同时,配合区教育局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稳步推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建新小学网站已经全面投入使用,我校被评为拱墅区数字校园特色校。
高水平、强特色的体艺工作
我校作为全国体育联盟示范学校,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特色项目再创佳绩。其中由我校体育老师担任教练的“功夫熊猫班”深受家长和社会各界好评,我校也在全国体育联盟学校活动中做了经验介绍。
本学期两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全体师生愿在区教育局领导下,努力进取,为将两校建成高品质学校贡献力量!
建新小学、新华实验小学2016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1.依法办学,民主治校,建立完善、规范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2.全面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弘扬高尚师德,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3.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推动课程改革,打造在国内有影响的精品课程群。
4.实施“新小孩”培育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给学生搭建成长、展示的舞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 实施“新师者”提升计划,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培养优秀青年干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6. 配合区教育局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稳步推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基于云服务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策略。
7. 推动“家校联盟”建设,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办学力量纳入学校管理。
8. 抓好体育、艺术和科学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学综合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
9. 稳步推进学校后期建设,打造安全、美好、有特色、高品质的教育教学环境。
10.按需购置教育教学设备;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合理使用学校办学经费。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