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伴着馥郁的桂花香,杭州市建新小学的全体老师踏进了洒满阳光的阶梯教室,他们聚在一起参与本学期的第一次校本研究展示活动,董婧老师和五4班的同学为同学们展示了独特的课堂风采。


人的思维活动是有高低之分的,在教育活动中也是一样。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本学期杭州市建新小学的校本培训活动的主题就是“变革学教方式 打造‘高阶课堂’”,旨在促进全体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董老师选择了《画音乐》一课,通过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在欣赏、思考中完成对课堂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在对比、分析中学会评价,借循序渐进的任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作力,创造出超越自己原有水平的作品。

董老师在课堂开始时出示了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的作品,让同学们在独立欣赏后猜一猜,这两幅画表现的是什么样的音乐?同学们纷纷猜测起来。在回答过程中,老师询问每位同学推测的依据,顺势而为引导学生观察画家的创作方式,让同学们自己归纳了“点、线、面”的表达方式。

接着,董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节奏鲜明的鼓乐,引导学生思考适合的表现方式;又用看图猜音乐的游戏方式渗透婉转的民乐和激昂的进行曲的表现方式;再用听音乐选作品的方式来巩固点、线、面的表现方式,同学们在音乐中浸润了美的熏陶。

趁着大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董老师请同学们尝试着像画家一样把自己此刻的感受画下来。采访了几位“小画家”创作时的想法,引导学生结合色彩的角度进行欣赏。在此基础上,董老师布置了创作任务。伴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立刻就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了,在之后的展示评价过程中,同学们能很客观地分析作品表现的情绪……

课堂展示结束后,葛银连老师给全校老师也播放了轻柔的音乐。伴着音乐,葛老师引导老师们利用课后的十分钟也进行了一次创作。通过这个小活动,葛老师想告诉每位老师,创造性思维虽然是高阶思维中要求最高的,但是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是能达成的,方式和方法很重要。

高阶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知识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建新小学全体教师会为此“变革学教方式”,努力打造“高阶课堂”,为孩子的美好未来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