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有幸参加了在省教科院附小举办的拱墅区班主任研修活动,聆听了两节名班主任核心价值观的微课展示与浙江省第一、第二届十佳智慧班主任的精彩报告,可谓收获满满。

    其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小学叶立华老师的一句话:教育不正是一段师生共同追求完美的旅程吗?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在于交给学生多少知识,不在于管理方法有多绝妙,而是看有没有留下可以让师生都值得回忆的故事。因此,叶老师也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关注他与孩子们之间发生的关键事件,也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叙事性作品,也收集叙事方面的理论研究。继而,开始了教育故事的写作,并将其融入他的教育生活、班级管理中,同时,也是诠释他对教育的理解。在等待里,细节处和反思中,叶老师写了也讲了很多的故事,他感谢每一个孩子,哪怕是“差生”,也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让自己有了价值,使他们的存在让自己有了思考和研究的空间。叶老师的作品《有故事的班主任更幸福》也在今年正式发行出版。

    有时候我们很想去改变一些我们很难改变的东西,就像学生存在的种种让人头疼行为问题,就像我们教学中学生怎么样都掌握不了的学习目标,那为何不首先改变自己呢?人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你的观念与行动。既然每天都要和学生过日子,每天都要面对,那就把教育当做一种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在此之外,绍兴市上虞区鹤琴小学的郑荷囡老师,将“6S”的概念,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融入了班级管理,将班级日常工作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小点,如摆放物品按照统一规范,每件物品用过后必须放回原位,并且要求摆放到位。

    郑老师在细节中体现管理与秩序,使得孩子们从小建立规则意识,同样的,在我班的日常管理中,我也体会到了细节与细致的意义,将一周学生需要完成的各种内务工作,卫生工作等,细化到任务单上,孩子们每天到校便使得班级像一个自动机器一样,自动完成所有的工作,工作完了,他们还会去自我监督,互相检查。物品的摆放根据标签的指示,每日还原到位,责任到人,老师,只是一个指引者,所有的任务工作,监督工作,规则意识培养等等,均由他们自己完成。

    每个学生都是“萤火虫”,虽然很小很小,小到还不能发出迷人的光彩,但身上微微的亮点是我们的善良与友爱。“萤火虫”虽然很小很小,但长大后的能量却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