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年离不开游戏: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中学”是孩子的学习特点。

 游戏是幼儿自主控制的活动,在假象的情境中发展,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没有社会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再次强调“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而游戏正为幼儿提供了“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因为游戏情境比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更真切,游戏中解决的问题都是幼儿的真问题。

(二)游戏离不开场地:童话游戏场是孩子游戏的乐土。

游戏是幼儿热衷的活动,同时,游戏也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在幼儿园游戏中,很多教师深刻体会到:幼儿与游戏空间的关系,就如小鸟与天空,没有天空小鸟如何飞翔?尤其是小年龄的幼儿直接受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的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因此,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幼儿多种经验、支持幼儿互动的游戏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那么什么样的游戏环境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吸引幼儿参与游戏,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想象力与创造力呢?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迪士尼乐园”它对孩子的吸引力如同魔力一般强大。这股魔力的根源在于为:它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充满了童趣,它将童话主题贯穿各个游戏项目,赋予游戏形式,达到娱乐受众的目的。园内建筑出自童话故事,所有的场景布置来自童话,所有的形象都是童话中幼儿所熟悉和喜爱的。这一切紧紧地抓住了孩子的眼球与心灵。若是把幼儿园的游戏环境打造成“童话游戏场”,并在其中注入教育理念,我们的幼儿园将是集教育与娱乐为一体的“童话游戏场”,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然而,目前幼儿园在游戏环境创设中却存在一些弊端与软肋:

1.游戏环境布局意识片面化,缺乏整体。主要表现在把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割裂开来,缺乏整体布局意识。在环境设计思路上没有鲜明的理念和主题,环境创设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例如幼儿园的公共游戏环境与班级区域在风格上大相径庭,丝毫没有联系。班级区域与区域之间虽一网之隔却风格迥异,内容风马牛不相及。

2.游戏环境创设注重物质化,缺乏人文。幼儿园游戏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部分。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许多幼儿园片面地将幼儿园游戏环境理解为物质环境。因此他们在创设中,只注重幼儿活动室、盥洗室、走廊、专项活动室的装饰和布置,忽视了环境创设中人文气息的营造。殊不知,人文环境更能影响幼儿社会领域和情绪情感的发展。导致光有游戏环境的形式,而缺乏游戏内容,只追求外在形式,而不注意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3.游戏环境主题来源成人化,缺乏童趣。主要表现为一些幼儿园创设环境的指导思想与创设方法,不是从幼儿出发,而是以成人的理解、认识与需要来创设幼儿园游戏环境,故而缺乏童趣。例如几乎每个合格幼儿园都千篇一律地配备了:幼儿生活操作室(美食屋)、幼儿美工室(美术创意室)、幼儿音乐教室、幼儿图书室。这些冠名为幼儿公共游戏区域实则就是按功能分划的活动室,游戏成分极低,童趣指数甚微,若是除去“幼儿”二字,实质跟普通活动室没有区别。

4.游戏环境空间创设重室内,轻户外。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室内,的幼儿活动室、专项活动室等,而用在户外的笔墨却是轻描淡写。随便走进一家幼儿园,你会发现比较格式化的户外局面:一个大型软地垫上放着几件大型玩具,再配合跑道、操场,或者低矮的升旗台……几乎看不出教育者在其中设计的隐性或者显性教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