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爱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这一悬念,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作品中角色较多,我将有关角色认知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为理解故事埋下伏笔;故事后半部分层层递进,既给孩子清楚明了的记忆、理解、想像的线索,又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准备:


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及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书的内页制作如图,前一页都比后一页短一些,每一页上都有一棵树的造型。


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


3.故事录音。


过程:


一、第一遍听故事,突出认知――别人睡觉时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别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最下面?


(3)提问: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听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经验,为小麻雀想想办法


1.展示图书。


教师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本书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粘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3.分析讨论。


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轻轻地唱;到别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宝宝醒了再唱。)


三、第三遍听故事,行为练习――和小麻雀一起为小鹿唱最好听的歌


1.播放录音故事。


2.引导幼儿静静地等待小鹿醒来,在最后时刻,教师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原来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带领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附:爱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树顶上,住着一只爱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声可好听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听。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树顶上,大声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树林里,有只麻雀爱唱歌……”突然,从下面传来一个声音:“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吗?为什么不要我唱?我得下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