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况分析
我园一直把“家园共育、资源共享”作为幼儿园工作的引领。从幼儿日常生活着手,通过家庭、社区、幼儿园 “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使幼儿园在不知不觉中在点点滴滴中有所收获。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使我们对于课题研究的思路和能力都有所提高。
但是虽然在幼儿园大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的参与率是100%,但是对于如何针对自己的特点或者问题用课题的方式来进行研究,教师还缺乏自信,虽然每人都申报了自己的课题,但是研究的深度与质量有所欠缺。
二、指导思想
围绕着幼儿园工作总计划,关于科研室工作,本学期工作的重点是:以管理课题研究,推动各工作组工作,以教学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深入学习《纲要》和《指南》,贯彻执行课改精神,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强园”的理念,使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本园的课题研究活动,提高科研能力。逐步使老师由“教书匠”转变成“教育家”,由“教育者”转变成为“研究者”。
三、常规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确立新观念、新方法、新实践的理念。
措施:
1.切实有效地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研究,促进教师把理念贯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实践行动中,从而真正改善日常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现状。
2.定期组织老师学习科研理论,撰写读书心得。
3.不定期向老师印发或推荐有价值的科研文章和资料。
4.撰写学习心得,对有基础的论文、专题组织精心修改,推出去交流、评奖和发表。
(二)以问题、经验研讨、课题研究为切入口,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
措施:
1.将教科研统整起来,围绕“自主、生活、共筑快乐家园”开展进行活动,做好现状调查和资料的积累工作。
2.各年级组根据园区特点和优势选择研究内容,纵向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课题联动体。如:紫荆园区着重“亲子生活”的研究、吉如园区着重“亲子运动”的研究;大关园区着重“亲子艺术”的研究等。
3.找出实践中的共性问题,集团队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如:开展离散式、专项式、流程式的亲子游戏,解决亲子教养新问题。
(三)加强幼儿园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和群众性教育科研队伍建设,使之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措施:
1.选定科研骨干对象,每园区3名参加科研培训,帮助骨干教师从实际问题入手,确立具有一定意义的科研课题,期末结合活动展示进行课题推广汇报。
2.组织协调每位教师参与大课题的研究实践工作,为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同的活动版块寻找适合的组织形式。
3.指导每位教师针对自己的存在问题或者根据大课题的研究内容确立自己的小课题,并在12月完成园级申报。
(四)开展优化管理形式形成总课题-园区—教研组-个人的课题联动体。
措施:
1.10月开学初完成1个市小课题、2个市教研课题的开题会,如制定研究方案、完成调查分析、资料收集等。
2.10月完成市小课题成果一等奖推广会,辐射在研究过程中的优点以及最适用的范围进行优化调整。
3.形成总课题-园区—教研组-个人的课题研究网络,更好地为课题研究服务。
(五)规范教科室管理,建立课题“档案袋”,完善课题资料管理。
措施:
1.加强科研资源的收集,建立资源库。
2.抓好科研资料的分类建档工作。(文本材料袋:课题设计、实施计划、评估意见;文献资料袋:文献资料目录表、资料复印件;过程材料袋:活动安排表、活动记录本、其它——教案、评价表等;成果材料袋:教师成果——论文总结、案例、获奖证书等学生成果和幼儿作品、获奖证书等)
二、特色工作
(一)继续开展“刺绣美术坊”研究
措施:
1.发挥美术课题小组每个教师的能量,收集并整理课题活动素材。紧密结合实际,生成高质量的园本教研课,形成刺绣精品活动。
2.发挥大关园区美术特色的引领作用,有效开展课题活动。通过幼儿刺绣学习、专题研究,发挥美术特色组的最大作用。
3.课题沙龙活动,收集集体智慧,定期将召集组员根据在刺绣活动中常见的一些问题,通过对主题的有目的地研究,为教师释疑。
(二)做好幼儿运动区游戏的开展
1.关于运动区域特色创设,各班保证一周至少1-2次运动游戏区活动,并将开展的情况进行记录。
2.为了能更好地进行运动区域研究,本阶段我们将进行重点放在各个运动的规则可以是什么样的?等等。
(三)继续开展“生活体验街”
1.继续“生活体验街”所以本阶段的任务是完成“生活体验街”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收集和制作。关于材料的收集和制作发动全体教师一起参与完成。
2.研讨的形式采用分内容到班级,每个组学期结束后,各班级进行整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总之,在这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从幼儿园的特色出发,努力开发幼儿的潜能,开拓创新,和全体教师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使教科研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附:形式历
研修 模块 |
科研学习内容 |
学时 |
授课教师 |
时间 |
研修形式 |
研修对象 |
理论 模块
|
2015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学习 |
|||||
【童趣环境一】幼儿园环境创设路径要点 |
1 |
王春燕 |
8.27 |
专家讲座 |
全体教师 |
|
【快乐生活一】趣味早操与亲子操的编制 |
1 |
袁朝霞 |
8.27 |
专家讲座 |
全体教师 |
|
【童趣环境二】班级主题墙的巧妙创设 |
1 |
郭杉青 |
9.17 |
理论讲座 |
全体教师 |
|
【童趣环境三】主题下班级区域游戏推进 |
1 |
邵 晶 |
9.30 |
头脑风暴 |
全体教师 |
|
【童趣环境四】幼儿园联动游戏乐趣多 |
1 |
郭杉青 |
10.8 |
体验互动 |
全体教师 |
|
【快乐生活二】班级趣味管理之生活册 |
1 |
邵 晶 |
10.22 |
同伴分享 |
全体教师 |
|
【快乐生活三】班级趣味管理之问题儿童 |
1 |
郭杉青 |
11.5 |
理论讲座 |
全体教师 |
|
【有效教学一】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运用 |
1 |
机 动 |
11.19 |
专家讲座 |
全体教师 |
|
【有效教学二】课件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1 |
周林娟 |
12.4 |
理论讲座 |
全体教师 |
|
【科研管理一】课题的选题与撰写 |
1 |
机 动 |
12.18 |
专家讲座 |
全体教师 |
|
【科研管理二】课题成果推广会 |
1 |
郭杉青 |
12.31 |
经验分享 |
全体教师 |
|
【快乐生活四】走进幼儿,观察童真 |
1 |
郭杉青 |
1.15 |
案例分享 |
全体教师 |
|
【有效教学三】幼儿教师的职业规划 |
1 |
武建芬 |
1.16 |
专家讲座 |
全体教师 |
|
【有效教学四】美术活动的新观念 |
1 |
吕耀坚 |
1.16 |
专家讲座 |
全体教师 |
|
2015学年第二学期理论学习 |
||||||
【有效教学五】教师的提问与回应 |
1 |
刘雯红 |
3.3 |
专家讲座 |
全体教师 |
|
【有效教学六】特殊幼儿的个案追踪 |
1 |
林云强 |
3.3 |
专家讲座 |
全体教师 |
|
【童趣环境五】幼儿园环境品牌特色彰显 |
1 |
郭杉青 |
3.10 |
理论分享 |
全体教师 |
|
【童趣环境六】幼儿园公共环境的创设 |
1 |
邵 晶 |
3.24 |
理论分享 |
全体教师 |
|
【快乐生活六】浅谈幼儿自我行为的激励 |
1 |
郭杉青 |
4.7 |
理论分享 |
全体教师 |
|
【快乐生活七】浅谈教师幼儿行为的评价 |
1 |
郭杉青 |
4.21 |
理论分享 |
全体教师 |
|
【有效教学七】主题下教学的家庭延伸活动 |
1 |
郭杉青 |
5.10 |
理论分享 |
全体教师 |
|
【有效教学八】主题下教学的家庭延伸活动 |
1 |
郭杉青 |
5.26 |
理论分享 |
全体教师 |
|
【科研管理三】如何撰写和发表科研论文 |
1 |
机 动 |
6.9 |
专家讲座 |
全体教师 |
|
【科研管理四】优秀成果分享会 |
1 |
郭杉青 |
6.24 |
成果分享 |
全体教师 |
|
【快乐生活八】幼儿园教师的治班之道 |
1 |
郭杉青 |
7.7 |
经验分享 |
全体教师 |
|
【有效教学九】中外幼儿园差异分析 |
1 |
机 动 |
7.8 |
专家讲座 |
全体教师 |
|
【有效教学十】怎样做好一名教研组长 |
1 |
机 动 |
7.8 |
专家讲座 |
全体教师 |
|
实践 模块 |
2015学年第一学期实践学习 |
|||||
【经验交流一】主题游戏计划表商讨 |
1 |
邵 晶 |
8.27 |
计划交流 |
全体教师 |
|
【经验交流二】说说我的学期计划 |
1 |
郭杉青 |
9.8 |
计划交流 |
全体教师 |
|
【经验交流三】新教师文本撰写培训指导 |
1 |
邵 晶 |
9.16 |
经验分享 |
新教师 |
|
【经验交流三】课例研究推门听课日 |
1 |
郭杉青 |
10.12 |
实践指导 |
新教师 |
|
【技能评比一】区域游戏文本和环境评比 |
1 |
郭杉青 |
10.21 |
实践评比 |
全体教师 |
|
【观摩展示一】吉如园区阳光运动游戏 |
1 |
周林娟 |
11.2 |
观摩指导 |
全体教师 |
|
【观摩展示二】大关园区美术专项室游戏 |
1 |
方兴楠 |
11.3 |
观摩指导 |
全体教师 |
|
【观摩展示三】紫荆园区角色联动游戏展示 |
1 |
张 琳 |
11.4 |
观摩指导 |
全体教师 |
|
【技能评比二】“智慧管理”晒亮点 |
1 |
郭杉青 |
11.17 |
实践评比 |
全体教师 |
|
【观摩展示四】 王春燕农硕生接待 |
1 |
郭杉青 |
12.9 |
观摩指导 |
农硕班教师 |
|
【技能评比三】师徒现代化课堂教学评比 |
1 |
郭杉青 |
12.14 |
实践评比 |
全体教师 |
|
【技能评比四】区域游戏集团动态观摩 |
1 |
郭杉青 |
1.4 |
观摩指导 |
全体教师 |
|
【观摩展示五】美术兴趣小组特色课堂展示 |
1 |
郭杉青 |
1.14 |
观摩指导 |
全体教师 |
|
实践 模块 |
2015学年第二学期实践学习 |
|||||
【经验交流四】专项游戏计划表商讨 |
1 |
邵 晶 |
3.4 |
计划交流 |
全体教师 |
|
【经验交流五】说说我的特色活动 |
1 |
郭杉青 |
3.22 |
计划交流 |
全体教师 |
|
【经验交流六】师带徒教精品备课 |
1 |
邵 晶 |
4.14 |
经验分享 |
新教师 |
|
【技能评比五】幼儿园公共环境团队评比 |
1 |
郭杉青 |
4.28 |
实践评比 |
全体教师 |
|
【观摩展示四】吉如园区阳光联动运动游戏 |
1 |
周林娟 |
5.17 |
观摩指导 |
全体教师 |
|
【观摩展示五】大关园区美术专项室游戏 |
1 |
方兴楠 |
5.18 |
观摩指导 |
全体教师 |
|
【观摩展示六】紫荆园区角色联动游戏展示 |
1 |
张 琳 |
5.19 |
观摩指导 |
全体教师 |
|
【技能评比六】亲子操评比 |
1 |
郭杉青 |
6.3 |
实践评比 |
全体教师 |
|
【技能评比七】师徒同课异构课堂评比 |
1 |
郭杉青 |
6.16 |
实践评比 |
全体教师 |
|
【技能评比八】区域游戏集团动态观摩 |
1 |
郭杉青 |
6.30 |
观摩指导 |
全体教师 |
|
特色模块 |
2015学年第一学期特色小组学习 |
|||||
【亲子运动组】 基于动作发展的亲子游戏系列研究 主题一:亲子操编制系列研究(秋、冬篇) 主题二:亲子运动区游戏系列研究(秋、冬篇) 主题三:亲子运动节系列研究(秋、冬篇) |
10 |
周林娟 |
9.7 — 12.30 |
特色研发 |
吉如园区 |
|
【亲子生活组】 基于社会发展的亲子游戏系列研究 主题一:亲子角色区游戏系列研究(秋、冬篇) 主题二:亲子职业体验节系列研究(秋、冬篇) |
10 |
张 琳 |
9.7 — 12.30 |
特色研发 |
紫荆园区 |
|
【亲子艺术组】 基于艺术发展的亲子游戏系列研究 主题一:亲子艺术区游戏系列研究(秋、冬篇) 主题二:亲子艺术节系列研究(秋、冬篇) |
10 |
方兴楠 |
9.7 — 12.30 |
特色研发 |
紫荆园区 |
|
2015学年第二学期特色小组 小计 12学分 |
||||||
【亲子运动组】 基于动作发展的亲子游戏系列研究 主题一:亲子操编制系列研究(春、夏篇) 主题二:亲子运动区游戏系列研究(春、夏篇) |
10 |
周林娟 |
3.10—7.3 |
特色研发 |
吉如园区 |
|
【亲子生活组】 基于社会发展的亲子游戏系列研究 主题一:亲子角色区游戏系列研究(春、夏篇) 主题二:亲子职业体验节系列研究(春、夏篇) |
10 |
张 琳 |
3.10—7.3 |
特色研发 |
紫荆园区 |
|
【亲子艺术组】 基于艺术发展的亲子游戏系列研究 主题一:亲子艺术区游戏系列研究(春、夏篇) 主题二:亲子艺术节系列研究(春、夏篇) |
10 |
方兴楠 |
3.10—7.3 |
特色研发 |
紫荆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