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了社区教育新阶段的发展任务:“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阅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表明了社区教育已经进入国家发展和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截至2013年3月,教育部公布第五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为止,全国已经有社区教育示范区68个、实验区115个,合计183个,由于区县撤并的原因,现在是181个,大约占全国区县总数的6%,涵盖了25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尚有贵州、海南、云南、宁夏、青海、西藏6个省、区是空白;然而,这个名单中,入围数量的前6位是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北京、天津,这6个省、市共有示范区、实验区85个,接近总数的50%,这是社区教育的发展不平衡的第一个体现(省市不平衡)。在这181个示范区、实验区中,属于县、县级市的只有5个、8个,其所占比例仅为2.9%、4.6%;其余168个都是行政区,所占比例为92.5%,这是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体现(区县不平衡)。还有由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先后评出的三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镇398个,同样存在街道占比很大、镇的占比很少、乡的占比极少的问题,这是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第三个体现(街镇不平衡)。这三个不平衡说明要达到“广泛”二字的目标还很远。

  如何看待这三个不平衡?如何使社区教育逐步走向在城乡的“广泛发展”的新阶段,有必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一、社区教育的初级阶段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斐然

  如果以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我国社区教育在全国范围开展的起点的话。仅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就从少数省、市探索社区教育到目前全国的逐步开展,并且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示范区与实验区,发展态势确实很良好。在这十多年中,以一批有识之士(以2003年开始筹备的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理事为代表)的努力开拓与积极推广;以一批示范区、实验区的基层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部分地方政府的主导及教育行政的推动;以及以《中国社区教育》等社区教育专业期刊的广泛宣传和大量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实验项目的推进等等。这表明了社区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长足发展。

  具体说来,可以用理事长陈乃林在第二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工作报告所归纳的6个方面:协助教育部职成司,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开展群众性社区教育研究活动;推动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培训研修,提升队伍专业素质;引导社区教育深化内涵、品质发展;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取得的成绩总是与时俱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社区教育在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方,总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从世界范围上看,我们的社区教育与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围绕着终身教育体系的结构扎扎实实地进行的;但是,我们的社区教育又有着不同于北欧、美日的模式,是很有中国发展初级阶段的特色的。

二、社区教育在城乡的广泛开展,基础不错

  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是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着深度相关的,是有一定基础的。

  正如鲁昕副部长2010年12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分析的那样:要建设强国――要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社区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广泛发展”阶段的。要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明确社区教育到底应该走向什么方向?为此就必须明确“新方向”的三个内涵:一是目标内涵――“社区教育应该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二是任务内涵――“就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三是着眼点内涵――“要着眼于服务民生,满足需求”。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社区教育肩负着光荣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站在服务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站在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站在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站在服务国家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

  理解这三个“内涵”和四个“高度”,就能够比较深刻的把握我国社区教育的定位;就能够确立社区教育为什么能够进入国家发展和现代教育体系之中;并且能够担当如此光荣和崇高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就明白社区教育的广泛开展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的,可以这么说,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是适应当代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的。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进入经济加速转型期,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人的素质的提高,社区和谐与学习型社区的建设,社区教育都应该担当,而且能够担当。

  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判断,社区教育要达到在城乡“广泛”开展,还是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和困难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1.顶层设计不够完善。按照社区教育的社会性本质特征,就要达到全面、全员、全程;就要实现“满足需求”与“引导需求”相结合,普惠老百姓,提高居民素质的目标;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仅仅依靠教育行政与基层社区教育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真正形成政府主导,各方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但是,由于顶层设计不够到位以及政府层面上关于社区教育的文件比较少,这就难以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

  2.各地认识存在差距。对于社区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各地方政府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在省、市的层面,福建、上海等地已经先后立法,明确了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同时,部分市、区县党委、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在立法层面的作为,有效的推进地方社区教育的发展。但是,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人并不了解社区教育,因此对于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就不够。

  3.各方合力形成有限。正是由于上面两个要素,各方的合力就没有很好的形成。但是,从社区教育的内涵看,各地、各部门开展的许多有助于居民素质提高、有助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有助于终身学习的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工作,也是与社区教育高度相关的。只有这样来了解与理解社区教育,才是客观的。基于此,我们认为全国每个区、县都在一定程度上开展着社区教育的工作,哪怕他们在工作中没有提及社区教育的字眼。但是大多数地方尚未形成合力。

  4.宣传力度不够充分。记得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培根还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后一句话深刻的说明宣传及其深度、广度是很重要的。当前,我们的社区教育活动是很多的,但是仅限于“圈内”人知道,即便是最有影响的“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知道的人也不多。“社区”与“教育”这两个词,知道的人很多,而当其联系在一起成为“社区教育”,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即使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广大基层的教师,对于社区教育同样是知之少、一头雾水。尽管也有宣传社区教育的一些期刊,但是其发行量也很少,即使是诸如《中国教育报》这种以教育为己任的媒体,关于社区教育的宣传报道也是很少的。

  5.典型推广有待努力。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尽管已经有了181个实验区、示范区;但是,其实验的广度与深度如何,其示范作用如何发挥,发挥的效果怎么样,同样需要媒体的传播以及适当的推广。所谓“实验区不实验、示范区未示范”的圈内传言未必是空穴来风,这就提醒社区教育工作者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要更加勇于开拓创新。

三、落实“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前景看好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以来,又过去了三年,只剩下七年时间了,能否落实纲要的要求,就要看对于“广泛”二字的理解了。有一种说法是:全国皆有谓之“广”,各个阶层参与谓之“泛”,但是这种说法缺少量化,不具备可操作性。“广泛”,从数量上解读应该是大多数,起码要超过全国区县总数的50%。另外还要强调对于“城乡”这两个字的理解,从比较的角度看,城区在数量上已经达到或超过50%,但是县乡的差距就比较大了。

  毋庸置疑,社区教育经过这1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也已经逐步展现着勃勃生机。随着“中国梦”逐步成为全民的共识,为社区教育的广泛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广大老百姓而言,追梦的目标是很现实的,那就是追逐生活幸福,希望活得尊严,期盼活出精彩。社区教育正是针对这种具体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用鲁昕副部长的“四个高度”来认识,社区教育工作者能够承担如此光荣的历史使命,对于其前景应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