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校长“武林汇教”论坛是下城区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特色品牌项目,自2014年举办首届中澳校长“武林汇教”论坛以来,今年迎来了第三届活动。今年的论坛分为两个专题,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如何培养面向全球化的学习者”两个不同的主题交流教育理念、传递教育智慧、分享教育成果。
昨天下午,中澳校长代表再聚杭州国际假日酒店杭州厅,围绕“如何培养面向全球化的学习者”主题,进行第二个专题讨论,并通过分组交流互动进一步碰撞思想,交换观点,分享理念。
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澳方院长宫正主持论坛
领导致辞
下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包晓东
介绍了杭州与下城的发展情况,并祝愿论坛取得丰硕成果。他表示,教育教学的理念、课程和教师的流动为代表的新型教育合作模式出现,全球化的人才流动成为可能,期望中澳的基础教育合作从此逐步推进。他强调,下城区教育国际化将重点围绕打造国际教育“武林汇教”论坛品牌、建设高端国际化学校、设立下城国际教育中心等工作开展,先行先试,讨论国际化的问题,作出有益的探索。
澳大利亚宇通文化中心主任 沈毅俊
希望宇通文化中心能够扮演中澳教育的使者,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让中澳双方有更多对话和交流的机会,探讨共同的研究话题和教学方向,并将在信息技术、姐妹学校共建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校长发言
如何培养面向全球化的学习者
——在全球和本地情境下最需要培养的三项能力
How do we develop world class learners
——Three key capabilities in local and global context
青蓝小学校长 娄屹兰
介绍了青蓝作为百年老校的历史沿革。她认为,决胜未来的核心能力包括三项,即自我管理能力、基本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青蓝通过自我管理课程、个性化课程表、创意淘宝站等课程、活动的设置,帮助学生们在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
布里斯班柯林达州立中学常务副校长 Kylie Diane Marchant
介绍了澳大利亚国家课程系统,她表示澳大利亚课程关注阅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ICT(信息技术)、创意和批判性思考、道德伦理操守等能力的建设,以及民族传统历史和文化、亚洲和澳大利亚交互、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传授。
余杭区临平三中副校长 丁伟勇
介绍了临平三中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概况,并分享了学校通过体验式教学、数字化应用、具有挑战性的科学研究等课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这三大能力。
青春中学校长 陈音
以暑期校长代表团赴澳洲研修之旅引入中外学生核心素养的对比,提出培养全球化的学习者最需要的三项能力为阅读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并介绍了青春中学名著导读活动、信息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特色课程体系。
悉尼阿兰比海茨公校常务副校长 Sarah Swift
介绍了墨尔本John Hattie教授关于“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因子”的研究,提出对学习影响促进最大的几个因素,包括老师评估、反馈、家长参与、同伴教授等。她还从有效的学习环境,成长式思维,学习意图和成功的标准等方面分享自己的思考。
分组交流
颁发证书
今天上午,墨尔本的校长们走进安吉路实验学校、大成实验学校、胜蓝中学、长江实验小学和杭州市第十四中学,开展“影子校长”活动,更深入地交流、互动,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推进教育国际化落到实处。
交流现场
下午,中澳校长齐聚长江实验小学体育公园校区,对上午开展的“影子校长”活动进行反馈交流,并就2016暑期校长研修活动进行回访交流。
下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伟
下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伟回顾了下城区与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宇通文化中心的合作交流过程,他表示,双方一起探索校长教师海外研修、国际理解课程构建、学生互访交流等合作项目,搭建了一座沟通之桥,面向未来,双方应努力推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