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并非都是懒惰误区:通常人们认为,喜欢拖延是因为懒惰,或者并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真相:拖延其实是人们无法战胜眼前冲动的表现。

     你有没有想做一件事情,但日复一日地拖延?比如,你非常想在下班后看一本书、一场电影,但浏览网页、聊天、玩游戏,就又到睡觉的时间了。你想锻炼身体,买了锻炼的DVD,体重秤,但天气不好、心情不好、身体不好、朋友约会,一个月过去了,崭新的跑鞋还在鞋架上。你很困惑,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琐事耽误你?自己是不是得了拖延症?心理学家知道答案。

    早在1999年,Read、Loewenstein和Kalyanaraman三位专家就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让参加研究的受试者从24部电影中选出3部。候选电影中有《西雅图不眠夜》、《窈窕奶爸》等通俗娱乐、没有太多内涵的,也有《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等经典永恒、可以引起深度思考的。看受试者看更哪种类型的电影。待他们各自挑选了自己最想看的3部电影后,研究人员便要求他们马上选出一部观看,再选出一部在2天后观看,最后一部电影留在4天后观看。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辛德勒的名单》作为他们观赏的3部电影之一,因为知道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赢得过很多奖项。尽管如此,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不在第一天观看这么深刻的电影,而是选择喜剧、娱乐性强的电影。他们均表示,想将好东西留到最后。之后,三位专家又进行了另一项试验,参与者被要求选出 3 部片子一口气连续看完。这次,选择《辛德勒的名单》的为之前实验的 1/14了。研究人员表示,人们会更愿意吃眼下的垃圾食品,再为将来吃健康食品做计划。

  许多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的选择会根据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如果有人问一周后想吃什么,水果还是蛋糕,多半会选择水果。但一周过后,看着眼前的美味蛋糕和营养水果,你却更有可能选择蛋糕。这种行为被称作“现时倾向”, 事先做出的决策常常因为执行时间的临近而发生变化,而且现在想要的东西不一定是以后还想要的。

  书桌一团乱,你下定决心去清理。但不想耽误眼前的时间,因为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日复一日,你永远都做你认为最重要的事,直到书桌没有你容身之处,清理书桌也成为你最重要的事。正如文章开篇所说,拖延症不是说懒惰,而是人们无法正确应对当前的问题,可能是冲动、诱惑。“对付”拖延症,长远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是从眼前第一件事规划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