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旭东老师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有反思更要有行动。
上上周学校进行了期中考试,上周召开了家长会,各个班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作为初三的我们也不例外,期中考成绩揭晓后,我就安排班里的孩子进行书面的反思,现将部分学生的反思截取了一些片段与大家共勉:
反思一:初三已至,不到一年的短暂时间却已过去数月。尽管对很多事已经麻木,但仍不由地一惊,恍惚间仿佛还停留在初一,但却已经从一楼到了四楼,换了一个又一个语文老师,写了一份又一份的反思。而班里的一部分人似乎跟我一样,感性,三分钟热度,会因分开很伤感,也会在反思后短时间内有很深的感触。然后在时间的作用下感触被消磨完毕,又恢复到一开始的状态。
反思二:每次考试总是过多地在分数上纠结,但并未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在次要的地方浪费了过多的精力,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长时间的努力与付出,而不能只想着不劳而获,天才只是极少数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如我)就应当用勤来补拙,但是我却没有做到勤奋,终日浑浑噩噩如同一具行尸走肉,毫无目的地如无头苍蝇。
反思三: 在充满竞争的时代里,我却是弱者。我知道,我又一次失败了。也许是真的打完了定级赛,层次之间已经很明显了。我也在努力,可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失败是没有理由的。再一次跌入了谷底,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原谅我语言上的苍白,行为上的懦弱。总结月考以来的学习生活,其中最大的弊处在于上课时毫无热情。
反思四:这是一封不是那么普通的反思,也许不只是反思的反思。
其实,我也不知道要写什么,我觉得吧,从初一到现在,我就没有把考试这些东西看得太重。考试前心血来潮的时候复习一下,复习累了就继续玩。玩着玩着就觉得不好玩了,然后又去复习。周而复始。然而考试的时候就一脸懵逼。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感觉自己每次大考都是这样,然后呢,自己对分数也不是特别有所谓,每次都会安慰自己:这次又发挥失常了,哪里哪里又粗心了,哎呀,哪里哪里又时间来不及了,下次一定考得好。可是都这么多个下次了,也不见得自己好到了哪里去了。所以啊,自欺欺人其实对自己没什么好处,认清现实吧。我特别喜欢这么一句话:青春就应该狂傲,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奔跑,因为我们有狂傲的资本,有华丽跌倒后再爬起来的毅力。
反思五:与月考比,成绩是有所提升,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已经初三,成绩不下滑,能顶的住压力就可喜可贺。我觉得到了这个时候应该认清自己的位置,摆正心态,我不是学霸,当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做不成学霸,那我的目标就是能考进重高,为了这个目标一直默默的付出就好,不要心太大,要正视并合理的相信自己,不盲目。
做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为了未来那个完美的你,向前走,一步一步走,要知道安全感是用努力与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勉励自己:不要背的太多,让沉重的心没有了原始的纯粹!
在以上反思中,有些总结了自己心态上的不足,有些讲述了自己对将来的忧虑,有些则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自我肯定。但是在我看来,比反思更重要和可贵的,是反思之后的行动。
反思发现了问题,意味着“知”,但从“知”到“行”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反思后的行动,可能必须面对许多的困难,比如可能是主观上缺少方法、没毅力、怕吃苦等,也可能是客观环境方面的困难。克服行动上的困难,需要一个人的决心、勇气和苦干,可能还会经历一些阵痛。但是,你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会到反思的价值,只有付诸行动的反思才能真正变得有意义,才能因此取得你想要的成功。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反思,并努力付诸于行动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