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消息,我校即给予了高度重视,思考和期盼着,并开始思考如何用全会精神指导、引领、规划学校的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如何认识和解读全会精神,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的精神……
通过学习,观成中学许多青年教师对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关于法治的论述进行了详细、具体的阐述,并针对自身的实情提出了许多经过深入思考的观点。
      章婷老师认为:
       一个国家需要在世界上立足,长治久安就需要法治。法治国家有多种类型和不同本质的。历史上和现实中,西欧诸国出现过专制法制国、自由法治国、国家主义法治国以及社会法治国等等。它们同社会的关系虽各有特色,但基本上是以国家为本位,以控制社会为目的。国家需要稳定地发展,就需要对一切社会行为予以法律保障和法律限制,搞不好有可能造成对国家权力的神圣性过度崇拜,走向国家至上主义。20世纪初期的德国实行的就是实证主义或国家主义法制国,导致实质的“不法国家”、法西斯国家,为希特勒的暴行开启了闸门。虽然战后德国基本法规定实行“社会法治国”,是注重社会保障的福利国家。当然,这一目标不是一蹴可就的,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唐焕均老师认为:
      两千多年前的韩非子就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法家思想,奠定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往常的理论基础。而今,我们的国家正经历人治向法治的关键时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指出“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即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央把“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将继续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因为这躲不开、也绕不过,这“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范则威老师认为:
     十八大四中全会在本月如期举行。说实话之前一直分不清一中、二中、三中这几个中全会的具体内容。前几天通过观看新闻,才明白了四中全会主要以法治为主题。在习主席领导下的当前,我想作为一个普通一线教师,我要做的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和统一。学会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律服务实践,坚持便民高效的原则,大力拓展法律知识,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许璐老师认为: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将继续不断推进,体现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变化、执政水平的新提升,以及我党通过法律治国理政的清晰思路。这一举措十分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的要求。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未来,更应该将法治成为共同信仰,深入理解新时期党的性质以及共少先队、青团员所代表的重要意义,以党的战略目标为指导方针,紧跟党的步伐,做一名思想上、行动上都符合党章要求的少先队员、团员。
        陶婧老师认为:
       此次十八大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法工作,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可见,法治中国不只是纸上谈兵,中国梦不是一场空梦。
      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观“奉法者强则国强”深刻阐述了一个国家的强大和他的执法人员密切相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法律意识的淡薄,我对此感到十分惭愧。尽管我们现在都在提倡法治中国,但在知法执法上却做得远远不够。因此,国家的法律制度上仍有很多漏洞。许多不法分子甚至是政府官员利用这些漏洞给自己谋取利益。这一鄙夷的行为不是说他们是有多恶劣多腐败,而是我们的法律制度实在是不够健全完善。我们的食品安全,住房安全,投资保障,医疗制度,社会公平性等等问题和法律紧紧相关。这些制度不能完善,国家则不能强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知法,明法,守法的中国人让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而一个知法,明法,守法的国家才能在风雨中经久不衰。
      中国梦需要法律的约束,也需要法律的援助。一个真正的强国是懂得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国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离法治社会指日可待,我们的中国梦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