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实验学校江心岛校区   郏静娜 
  在我记忆所及,家里似乎是世代为农的样子,上学前可见的文字的踪迹是几乎没有的。虽然村里的老人告诉我,我们郏姓的祖先也是读书人呢,只是久远之前的某次变故,我们由当时的中原迁居到了这吴越之地,于是我们郏氏之后在出生之初就似乎被暂时剥夺了与书籍亲近的权利。
我是七周岁才上的小学,大约是之前年龄不到不能就学的无奈,到真的可以上学的时候,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到不能随意玩耍的不自在,反而非常愿意到那个书声朗朗的地方。
终于发现有东西可看也正是在上学之后,于是所有出现文字的东西全成了阅读材料。说来好笑,因为家里没书,我甚至很愿意一遍又一遍的看零食袋子上面的配料表,而小学校那一间十来平方的小小的图书室,更是成为我一个人所秘密拥有的最初的乐园。
那时候图书室里的书分两种,学生可借的,和专门供老师读的,那一小架铁将军把守的书籍就是当时我们这些学生读不到的所谓大人书。
某次大约是一个老师忘了上锁,我就凭借图书管理员的身份偷偷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然后又怕被发现会失去管理员的资格,一翻完,就赶紧忐忑着放了回去。
清晰地记得,那是一本薄薄的、小小的唐宋诗词,棕色封面,无图,无注。之所以取下它来,完全是机缘巧合,而后来热衷于此,却恐怕是虚荣所致。小女孩的课堂经历,无非借所阅之诗脱口答出师问,博得一赞,于是乎心下窃喜,课后“发奋”。
然而不管如何,那册小小的唐宋诗词都可以算得上是我最早的阅读的启蒙。杏花、春雨、江南,天涯、明月、清风…… 这些经典的意象勾起我最初的愁绪—— “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些美丽的句子一遍遍萦绕在心头。
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懵懵懂懂的感觉到人生也许存在的诸多不太确定的美丽与哀愁,第一次发现自己生活的小小的世界之外,那曾经有过或即将展开的另外一番大大的天地,金戈铁马,惊涛拍岸,凭栏谁问,大浪淘沙……
不知觉间,年幼的我默默记下了文学的一些外围知识,甚至《念奴娇》《将进酒》这样的长诗,并且在多年之后都丝毫未曾忘却。
在我之后从小书架上看到的图书当中,有古今中外的童话、神话、儿童文学集……还有崭新的几乎没人动过的农村医药大全……涉猎目标可谓杂而又广。这样的读书兴趣一直持续到现在,不为功利,只在意自己感觉到的“趣味”。
最喜冬夜人声俱寂之时,于漂白的墙壁之侧窝于被中,手捧一卷《 人间词话》这样的“小书”,窗外时有北风呼呼,甚或几片轻雪飘下,心下 吟哦的回味 便也油然而生。由淡淡书香陪伴着进入梦乡,可算人生一大乐事。这样的阅读后,是无限的遐想,是酣畅的美梦,是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欢喜,因为心无旁骛,因为全身投入,因为简简真实的兴趣。世界这样喧嚣,童年广播里夏日黄昏的宁谧不再,庆幸还有阅读为自己留出了这么一个心灵的角落。
虽然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依然只是一个最最普通的依靠教书谋生的人,但是既然机缘让我成为一个喜爱阅读的人,阅读又让我成为一个还喜欢思考的人,那么我就愿意在闲暇的时候借一支笔记下这一点思绪,为自己能够快乐的捧起书卷,也为自己阅卷时所感受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