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教学水平,5月16日上午,杭州市朝晖实验小学低段教研组开展“优化课堂 提升素养”的校本研训活动。本次活动特邀语文低段教研员曹爱卫老师莅临指导,低段语文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课堂教学
三年级《女娲补天》
全体教师齐聚教室。首先是由许岚岚老师和三(3)班学生展示了神话故事《女娲补天》。课堂上伊始,许老师出示一幅幅神话故事的图片,让学生有话可说,氛围热烈。质疑课题后,老师顺势梳理出三个大问题,在再读课文后,一边读,一边得出三个问题的答案,借助板书来说一说故事主要情节。接下来,许老师带领学生们在读中悟情,“读”贯穿始终,在教师引读时对“熊熊、围困、燃烧”等词进行解读,突出悲惨的景象,读出感受,读出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挣扎的悲惨景象。




课堂教学
部编一下《小猴子下山》
接着,年轻教师封双双和一1班小朋友分享了童话故事《小猴子下山》。封老师抓住童话故事特点,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和精美课件的展示,把学生愉快地带入故事创设的情境中。在正确朗读故事长句子后,学生给动词分类,并利用形声字特点,观察字形,归类识字。然后,封老师根据动词特点,借助图画、动作表演等帮助学生区别、理解字义。对于会意字“掰”,封老师还找来动态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理解其含义:掰就是用双手把一物分成两份,同时也渗透了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专家点评
随后,曹老师针对两堂课进行独到的点评。针对两堂课的教案设计,曹老师指出,设计教案时,教师首先要搞清楚“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这三个问题,并在教案的文本教学解读中清晰展示。

曹老师还指出,教案设计板块要合理清晰,不宜多、繁、杂。建立板块之后,老师们要思考具体展开环节是否符合儿童学习心理。结合《小猴子下山》,曹老师首先肯定教师切实抓住了童话这一文本特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多读,多讲。教师能运用多样的识字方法,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识字。



曹老师说到,细节体现一位教师的理念与素养。例如,学生初读要求的措辞要精准,要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上,教师心中要始终装着学生,多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表扬,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在不断学习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素养。最后,曹老师还针对两节课中部分不合理的环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给在场老师们以很大启发。




此次活动,不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让教师在展示自我的同时,发现自身不足,及时调整与改进,从而有效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相信两位教师在这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中,必将不断努力,快速成长。

图文编辑:封双双
